北冈伸一与白井聪对话:日本如何面对战争责任?
北冈伸一与白井聪对话:日本如何面对战争责任?
近日,日本著名历史学者北冈伸一和京都精华大学讲师白井聪就日本政府及社会如何看待二战后的战争责任展开了一场深入对话。这场对话不仅展现了日本学界对历史问题的反思,也折射出日本社会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上的复杂心态。
对话背景:历史问题仍是中日关系的痛点
北冈伸一作为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理事长,长期致力于中日关系的研究和实践。他曾指出,中日之间虽然存在诸多棘手问题,如靖国神社参拜、钓鱼岛争端等,但这些不应影响两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友好合作。他认为,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势头令人瞩目,中日关系应超越双边范畴,放眼全球发展。
白井聪则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他认为日本必须告别“对美从属体制”,才能真正清理本国的历史问题并实现与亚洲受害国的和解。这种观点直指日本战后政治体制的深层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北冈伸一:承认侵略是基础,但不应被历史束缚
在对话中,北冈伸一重申了他在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工作时的基本立场。他认为,承认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是处理历史问题的基础。在《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中,尽管日方委员对“侵略”一词的使用存在分歧,但经过充分讨论,最终还是在报告中明确写入了“遭受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伤害的中国民众……”这一表述。
然而,北冈伸一也指出,过度沉溺于历史问题无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他强调,中日两国应更多关注当前的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经济发展等议题。他认为,中日关系不应被历史问题所绑架,而应着眼于未来,共同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白井聪:摆脱“对美从属体制”是关键
白井聪的观点则更为尖锐。他认为,日本之所以在历史问题上态度暧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长期依附于美国的安保体系。这种“对美从属体制”限制了日本在处理历史问题上的自主性,使其难以真正面对过去的侵略行为。
白井聪指出,日本必须摆脱这种依附关系,重新审视自身的历史责任。只有这样,日本才能真正实现与亚洲邻国的和解,建立起平等互信的伙伴关系。他认为,这不仅是历史问题的需要,更是日本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话启示: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
这场对话反映了日本学界在处理历史问题上的两种不同思路。北冈伸一更侧重于在承认历史的基础上向前看,强调中日合作的现实意义;而白井聪则认为,不解决历史问题的根源,中日关系就无法真正实现突破。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场对话也折射出中日关系的复杂性。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中日关系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如何在历史问题和现实合作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维护国家尊严的同时推进互利合作,是中日两国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正如北冈伸一所言,中日关系不应被历史问题所束缚,但正如白井聪所强调的,不正视历史问题也无法真正实现和解。这场对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更加开放和前瞻性的态度,共同开创中日关系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