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五脊六兽:守护皇权的秘密
故宫五脊六兽:守护皇权的秘密
故宫太和殿的屋脊上,排列着一队栩栩如生的琉璃瓦兽件,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典范,更是皇家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支由十种神兽组成的队伍,从骑凤仙人开始,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每一种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骑凤仙人:队伍的引领者
这支神秘的队伍由一位骑着凤凰的仙人引领。这个形象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东周齐湣王在战败逃亡之际,危急时刻得到神凤相助,最终化险为夷。将骑凤仙人置于首位,寓意着“檐角虽尽,前有天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龙: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
紧随其后的是龙,作为中国古代帝王的象征,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尊贵和权威。在封建社会中,龙的形象只能由皇帝使用,任何人不得僭越。此外,龙还被认为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能够保护建筑免受火灾之灾。
凤:吉祥与和谐的化身
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凤凰齐飞被视为吉祥和谐的象征,预示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封建社会中,凤常被用来象征皇后,与龙一起构成皇家权威的象征。
狮子:威武与守护的象征
狮子在古代被视为百兽之王,其威猛的形象常被用来镇守宫殿。狮子的特点是后脑有卷毛螺髻,它不仅象征着勇猛和威严,还被认为能够驱赶邪恶力量,保护建筑物和居住者免受邪祟侵害。
天马与海马:皇家威德的象征
天马和海马都是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皇家的威德通天入海。天马被认为是拥有无量勇气的战神,能够展翅飞翔穿越千里;而海马则能在水中畅行无阻,寓意着皇家的威德无所不在。
狻猊:平安与守护的象征
狻猊是龙的九子之一,形象接近狮子但没有卷毛螺髻。它性情温顺,喜好静坐,常被用来装饰香炉。在建筑中,狻猊象征着平安和守护,寄托了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押鱼:防火与镇灾的守护者
押鱼,也称狎鱼,是海中的一种异兽,传说能喷水灭火。将其置于屋脊之上,寓意着能够兴云作雨,防止火灾,保护建筑安全。
獬豸:公正与正义的化身
獬豸被誉为神羊,拥有很高的智慧,能辨别是非曲直。古代法官曾戴獬豸冠,象征着公正无私。在建筑中,獬豸不仅有装饰作用,还寓意着公平正义。
斗牛:镇水与防灾的守护者
斗牛是一种传说中的虬龙,无角,常在发生水患的地方出现。它被视为镇水兽,能够兴云作雨,防止水灾,保护建筑安全。
行什:唯一的特例
行什是一种带翅膀的猴面人像,因其在队伍中排行第十而得名。在古代中国建筑上,行什只出现在太和殿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
这些脊兽不仅是建筑装饰,更凝结了古人的智慧与匠心。它们的排列顺序和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故宫中,只有太和殿享有十个脊兽的待遇,彰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从实用功能到象征意义,从防火镇宅到驱邪避灾,这些脊兽承载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们不仅是建筑美学的典范,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