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烟花燃放攻略:家长必看!
春节烟花燃放攻略:家长必看!
春节前夕,烟花爆竹的燃放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如何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是每位家长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将从政策、安全警示、选购与燃放指南等多个维度,为您详细解析春节期间如何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政策解读:各地燃放政策有新规
2025年春节前夕,各地纷纷出台新的烟花爆竹燃放政策。以温州市瓯海区为例,当地划定了7处临时销售点和5处临时燃放点,并规定仅在1月28日至30日(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二)三天内允许销售和燃放。同时,明确规定禁止销售和燃放A级、B级烟花爆竹以及拉炮、摔炮等危险性较大的产品。
在河南省汝州市,烟花爆竹的销售时间为2025年1月22日至2月12日,但燃放时间则限定在除夕、正月初一、初五和正月十五的特定时段。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允许燃放的时间段内,也并非所有区域都可燃放。例如,高层建筑、设有可燃外墙保温材料的建筑、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等均被列为禁放区域。
大连市则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全域以及甘井子区部分街道均被列为禁放区域。管控区域以外的地点,如文物保护单位、交通枢纽、易燃易爆物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也被列为禁放场所。
安全警示:儿童安全事故频发
儿童在燃放烟花爆竹时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据统计,在所有烟花爆竹伤害事故中,儿童占到15%-20%;在小于15岁的受伤者中,92%是在没有成人监督的情况下造成的。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的痛苦。
2025年1月30日,四川内江市资中县一名男孩将鞭炮扔入化粪池中,引发沼气爆炸,导致现场多辆汽车被炸受损。无独有偶,1月27日,重庆大足区一名女孩向下水道内丢爆竹,同样引发沼气爆炸,导致自己受伤送医。这些案例一再提醒我们,儿童在燃放烟花爆竹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安全指南:选购与燃放要点
选购要点
选购烟花爆竹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认准具有《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的合法零售店。选购时要注意“三看”:
- 看级别:选择C、D级产品,避免购买A、B级专业燃放类产品。
- 看外观:检查产品是否变形、漏药,标识标志是否完整清晰,包括含药量、警示语、生产日期、保质期、中文燃放说明等。
- 看引线:确保产品有安全引线,即外部裹有一层防水清漆、颜色一般为绿色的引火线。
燃放要点
- 选择合适地点:在指定的燃放区域内进行,选择空旷场地,远离易燃物和人群。
- 成人监护: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燃放,即便是所谓的“儿童安全烟花”也不例外。
- 正确燃放: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操作,保持安全距离,不要将烟花的喷射口对准建筑窗口、行人、车辆等。
- 应急处理:万一出现未点燃或哑火等异常情况,不要立即靠近查看,至少等待15分钟后才可处理。
创新替代方案:安全环保新选择
考虑到安全和环保因素,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择替代传统烟花的方式庆祝春节。例如,可以使用电子烟花,既保留了传统烟花的视觉效果,又避免了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
此外,还可以发挥创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营造节日氛围。有家长分享了在家用电视播放烟花素材,配合仙女棒等道具拍摄“烟花大片”的经验,既安全又有趣,还能留下美好的影像回忆。
实用建议:家庭燃放小贴士
- 合理规划:提前了解当地的燃放政策和指定燃放区域,合理安排燃放时间。
- 适量购买:不要一次性购买大量烟花爆竹,避免在家中长时间存放。
- 安全存放:存放时要远离火源、热源和潮湿环境,避免儿童轻易触及。
- 环保意识:选择污染较小的产品,燃放后妥善处理残留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春节是团圆和欢庆的时刻,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既欢乐又安全的节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