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大百科全书》:知识的宝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大百科全书》:知识的宝库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0A07RYX00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E%8E%E5%9B%BD%E6%81%B6%E9%9C%B8%E7%8A%AC/197101
3.
http://www.news.cn/book/20240702/1d5e9f84fe254d94a587c943514e13a8/c.html
4.
https://mybook001.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868
5.
https://lib.bjut.edu.cn/info/1210/2584.htm
6.
https://m.bookdao.com/book.aspx?bookid=4390176
7.
http://www.news.cn/book/20240624/e5090ce4e3ac4563bfe8223d9f5b00e7/c.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B%B1%E5%9B%BD
9.
http://121.58.107.13:8081/ILASOPAC/NTRdrBookRetr.do?SearchType=author&SearchKey=&PageNum=10&searchWay=searchWayPrv&ResearchSearchType=null&researchSearchKey=null&leftPublishType=publish&leftPublishKey=%E4%B8%AD%E5%9B%BD%E5%A4%A7%E7%99%BE%E7%A7%91%E5%85%A8%E4%B9%A6%E5%87%BA%E7%89%88%E7%A4%BE&leftLibnameType=libname&leftLibnameKey=center&LeftSubjectType=subject&LeftSubjectKey=%E6%96%87%E5%8C%96%E5%8F%B2
10.
http://www.ecph.com.cn/index.php/index/view/index/id/638.html
11.
https://www.zhibo8.cc/zuqiu/more.htm?label=%E6%AC%A7%E5%86%A0
01

中国知识宝库的里程碑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现代最权威的知识宝库之一。自1978年开始编写,历时15年完成,共分74册,涵盖66个学门领域,收录了超过8万条目。作为中国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之作,《中国大百科全书》不仅代表了中国学术的最高水平,也是了解中国文化与历史的重要窗口。其总编辑姜椿芳被誉为现代中国百科全书之父。

02

编纂历程:三代人的知识接力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历程堪称中国知识界的一部史诗。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这部宏伟的学术工程正式启动。第一版历时15年,于1993年全部出齐,共74卷,涵盖了66个学科和知识领域,收录条目8万余条,展现了中国学术界的集体智慧。

进入21世纪,为了适应知识更新和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第二版于199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立项,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重点出版规划。第二版历时14年,于2009年4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32卷,其中正文30卷,索引、附录2卷,总篇幅约6000万字,是中国第一部按国际惯例编写的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2014年,顺应互联网技术新变革和出版融合发展新趋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正式启动。第三版计划收录50万条目,总计约5亿字,将涵盖国家颁布的全部学科门类和多个知识领域。目前,第三版的编纂工作仍在进行中,部分成果已通过网络版发布。

03

内容特点:知识的集大成者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和第三版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鲜明的特点:

  • 学科覆盖全面:第二版涵盖80余个学科和知识门类,第三版则计划覆盖所有国家颁布的学科门类。
  • 编纂体例科学:采用大、中、小条目相结合的方式,以中、小条目为主,便于读者快速获取信息。
  • 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既遵循国际百科全书的编纂规范,又体现了中国人的知识视角和文化特色。
  • 数字化创新:第三版特别推出了网络版,设有专业、专题、大众三个板块,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04

影响力:展现中国学术实力

《中国大百科全书》不仅是中国人自己的知识宝库,更是在国际学术界展现中国学术实力的重要载体。

  • 国内影响力:作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其出版发行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第二版出版时,时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指出,高质量的百科全书是衡量一个国家出版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 国际影响力:通过系统总结国际国内各领域科学文化最新成果,《中国大百科全书》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科学的中国、一个发展的中国、一个文明的中国。
05

创新与发展:数字化时代的知识革命

与传统的百科全书相比,《中国大百科全书》在编纂理念和呈现方式上都实现了突破性创新:

  • 数字化赋能:第三版推出网络版,通过二维码链接多媒体内容,提供立体化的知识服务。
  • 编纂理念创新: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注重知识的普及性和实用性,使深奥的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 规模优势:第三版计划收录50万条目,规模远超《不列颠百科全书》等国际同类作品。
06

结语:知识传承与文化自信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历程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学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它不仅是中国人自己的知识宝库,更是展现中国学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随着第三版的持续推进,这部知识巨著必将继续为推动中国学术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