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里的大连&成都文化彩蛋大揭秘!
《哪吒2》里的大连&成都文化彩蛋大揭秘!
2025年春节档,国产动画巨制《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以4.87亿元的首日票房,强势登顶春节档票房冠军。这部历时五年打造的动画巨制,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更在文化元素的融入上别具匠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巧妙融入了大连和成都两大城市的文化特色,让这部动画作品更具地域魅力。
大连元素:数字技术助力传统文化创新
在《哪吒2》的制作团队中,来自大连的文旅科技企业博涛文化功不可没。作为大连高新区的文旅产业龙头企业,博涛文化承担了电影的场景资产制作工作。公司市场总监田苗介绍,博涛文化凭借领先的数字技术,为《哪吒2》注入了大连智慧。
博涛文化的团队将“传统文化+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表达。这种创新实践不仅体现在《哪吒2》中,更在公司其他项目中得到展现。例如,由博涛文化打造的机甲巨兽“神牛犇犇”于1月17日在广州正佳广场亮相,成为当地时尚潮玩新地标。
成都元素:巴蜀文化为动画增色
作为一部“成都造”动画电影,《哪吒2》处处彰显着四川元素。导演饺子是地道的四川人,制作团队也来自成都高新区的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这些独特的地域背景,为电影注入了浓厚的巴蜀文化气息。
最引人注目的是,影片中太乙真人的对白使用了地道的四川话,让不少观众倍感亲切。此外,结界兽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三星堆文化,其独特的造型和神秘的气质,为影片增添了一份古老而神秘的东方美学。
除了语言和文物元素,成都的美食文化也在电影中得到了体现。在太乙真人帮助哪吒复活的场景中,竟然出现了火锅元素!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设计,让观众在欣赏宏大叙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日常生活的温暖。
建筑方面,影片中的许多场景都融入了古蜀纹饰。这些精美的纹样不仅展现了古蜀文明的艺术魅力,更让整个画面层次更加丰富,细节更加精致。
跨地域合作:文化创新的典范
《哪吒2》的成功,离不开大连和成都两大城市的文化和技术支持。这种跨地域的文化和技术合作,不仅让电影本身更加丰富多彩,也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产业的无限可能。正如导演饺子所说:“《哪吒1》居然这么受广大观众的喜欢,我必须拼了命,也得让观众满意。”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加上各地文化的滋养,相信中国动画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在这个春节,让我们一起走进影院,感受这部凝聚了大连智慧和成都文化的作品,欣赏哪吒与敖丙这对宿敌如何携手共战,谱写一段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