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防溺水,这些救命技能你知道吗?
暑期防溺水,这些救命技能你知道吗?
随着暑假的到来,青少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溺水已成为中小学生暑期意外伤害致死的“头号杀手”。仅在湖南省,2023年学生溺亡人数在2022年较2017年下降90%的基础上,又下降30.3%。这些数据令人痛心,也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防溺水安全教育。
防溺水“六不准”与“四不要”
为了预防溺水事故,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以下安全规定:
六不准:
- 禁止私自下水游泳
-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 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 不到陌生或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
- 不会水性的学生不得擅自施救
四不要:
- 没有大人陪同不去游泳
- 不去不明水域游泳
- 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 未经同意不去游泳
溺水自救方法
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自救技巧:
保持冷静:不慎落水后,要尽量放松身体,头部露出水面呼吸并呼救。
仰泳露鼻:屏住呼吸,放松肢体,尝试仰泳以使口鼻露出水面。
缓解抽筋:若发生抽筋,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部位,并将脚趾向上扳。
发现溺水者的救护原则
如果发现有人溺水,正确的施救方法至关重要:
确保自身安全:优先使用救生圈、竹竿等工具救援,避免直接接触溺水者。
正确施救:从背后接近溺水者,托起其头部使其面部朝上,拖至岸边。
急救步骤:
- 清除溺水者口鼻异物,倒出呼吸道积水。
- 心跳微弱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 如条件允许,提供氧气支持或刺激人中穴。
真实案例:16岁高中生溺水事故
2024年9月,一名16岁高中生在花莲县秀林乡水源地游泳时不幸溺亡。据同行友人描述,该生在游泳过程中突然下潜后未能浮出水面。消防人员在水中搜寻一个多小时后,在水下约3尺深的石缝中发现了他,但已无生命迹象。
这一悲剧提醒我们,即使会游泳也可能发生意外。许多溺水者并非不会游泳,而是在疲劳、抽筋或遇到突发情况时无法自救。因此,掌握正确的自救和救援方法至关重要。
学校与家庭的共同责任
预防溺水事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加强防溺水教育,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和演练活动。
家长需履行监护职责,了解孩子的去向、同伴及活动内容,严格遵守防溺水规定。
社会各界应提供安全的游泳场所,如湖南省通过立法推动游泳设施建设,为青少年提供安全的游泳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和救援技能,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有效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