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胸科医院专家详解:肺结节预防指南
安徽省胸科医院专家详解:肺结节预防指南
近日,安徽省胸科医院党委书记、院(所)长马冬春教授在科普讲座中详细讲解了肺结节的预防知识,引起广泛关注。作为三级甲等胸科医院的权威专家,马冬春教授不仅介绍了肺结节的预防措施,还分享了人工智能在肺结节诊断中的最新应用,为公众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健康指导。
肺结节的预防:从生活方式到定期筛查
马冬春教授强调,预防肺结节的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首先,戒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肺部细胞,增加肺结节和肺癌的发病风险。
其次,合理饮食对肺部健康至关重要。专家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西兰花中的萝卜硫素等,这些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同时,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适当运动也是预防肺结节的重要环节。专家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肺结节的发生风险。
此外,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也非常重要。在工作环境中,如果存在石棉暴露风险,需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等。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在一些地下室或通风不良的房屋中可能存在较高浓度,需注意通风换气。
人工智能助力肺结节诊断:精准医疗的新突破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肺结节检测方法,通过融合多个视角的特征,有效提高了检测精度。在LUNA16公开数据集上,一些先进算法的敏感性已达到95.1%至98.2%,假阳性率低至0.125个/扫描。
在肺结节分类方面,多模态深度学习方法通过融合影像学特征和临床指标,分类准确率高达92.3%,接近甚至超过人类专家水平。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为医生提供了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
专家建议:定期体检是关键
马冬春教授特别强调,定期体检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肺结节的重要手段。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者、接触石棉等致癌物质者,建议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对于普通人群,也应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
如果发现肺结节,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定期复查或适当治疗。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但通过早期发现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肺癌风险,维护肺部健康。
通过专家的科普讲座,公众对肺结节的认识更加全面和科学。预防肺结节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同时借助先进的医疗技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我们共同关注肺部健康,为自己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