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外卖骑手月入过万:陈思的102万背后
揭秘外卖骑手月入过万:陈思的102万背后
2024年9月,上海外卖小哥陈思因一场车祸受伤住院,这位年仅26岁的江西小伙,因自称“3年挣了102万元”而走红网络。他的故事不仅展示了外卖行业的收入潜力,也揭示了这份工作背后的艰辛与付出。
从厨师到“单王”:一个外卖骑手的逆袭之路
陈思出生于1998年,小学肄业后曾在老家江西抚州开饭店,但因亏损严重背负80万元债务。2019年,他来到上海闯荡,最初在饭店做厨师,月薪13000元。2020年,他转行做外卖骑手,从此开始了特种兵式的高强度工作模式。
“从早上5点50分工作到晚上12点,一天只睡3个小时”,这样的工作强度让陈思在3年内赚到了102万元,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小有积蓄。他坦言:“把赚钱放在第一位,但也希望大家不要模仿这样的工作强度,要量力而行。”
外卖骑手的收入真相:区域差异与模式之别
陈思的高收入并非个例,但也不是行业常态。根据美团2024年第三季度数据,高频骑手(每月接单至少22天,日均在线6小时以上)的月均收入在5720元至10865元之间。其中,北上广深等高线城市骑手收入最高,月均收入可达7629元至10865元;而在三四五线城市,骑手月均收入则在5720元至7803元之间。
外卖骑手分为众包和专送两种模式。众包骑手工作时间更自由,但收入相对较低;专送骑手有固定排班和更高单价,收入更为可观。以广州为例,部分头部骑手月收入可达1万7千元,但大部分骑手收入在七八千元。
高收入背后的付出:健康隐患与生活代价
陈思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高收入背后付出的思考。为了高收入,他每天工作近20小时,几乎没有休息日。这种超负荷工作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带来了职业伤害风险。陈思的车祸并非偶然,高强度工作下,外卖骑手面临更高的交通事故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工作模式难以持续。杭州一位55岁外卖骑手因长时间工作而在路边猝死,再次敲响了警钟。高强度工作不仅透支身体,还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缺乏休息和娱乐时间,影响心理健康。
行业现状与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外卖行业为许多年轻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据统计,2023年在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约745万人,饿了么平台活跃骑手超过400万人。对于许多来自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来说,外卖骑手是一份门槛不高、靠努力就能取得回报的工作。
然而,外卖骑手的职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除了健康和安全风险,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尽管一些平台已经开始试点职业伤害保障,但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仍有待提高。
陈思的故事是一个缩影,它展现了外卖行业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的现实。外卖骑手的高收入背后,是辛勤汗水和巨大付出。在追求高收入的同时,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如何保障骑手的健康与权益,是整个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