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药闻:十个你需要知道关于抗抑郁药的重点
国际药闻:十个你需要知道关于抗抑郁药的重点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关于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很多人存在不少误解和困惑。本文总结了关于抗抑郁药物的十个关键点,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些药物。
1. 不同的药物适合不同的人
每个人对同一类抗抑郁药物的反应都不一样,因此病人可能需要尝试不同的抗抑郁药物,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药物。
2. 疗程需要一段时间才生效
病人通常会在疗程开始后1到3个星期才感觉到病情有所改善,但要在大约6到8星期后才会体验到药物的最大功效。
3. 一些副作用只是暂时性,一些则是持续性
所有抗抑郁药物都有一些副作用,但各人对同一类药物的反应也会因人而异。某些副作用(例如:失眠、恶心、头晕)可能在疗程开始后几星期就会减弱,但一些副作用(例如:性功能失调)可能会持续存在。
4. 跟医生的沟通非常重要
如果药物的副作用难以控制,就应该跟医生说明。医生可以尝试减少药物的剂量,或者选用另一种抗抑郁药物。心理治疗(例如“认知行为疗法”)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5. 给自己时间康复
病情好转后,病人应该继续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一般人需要服用6到12个月)。这有助于降低将来停药后抑郁症复发的风险。
6. 不要突然停药
抗抑郁药物的剂量,需要经过数星期的时间循序渐进地调整。突然停药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例如头晕、恶心、坐立不安等等。当完成疗程时,应跟医生商量,共同制定一个合适的停药方案。
7. 认识药物的相互作用
部分抗抑郁药物会增加身体的血清素(一种大脑的神经递质)。同时服用这些抗抑郁药物和其他可以增加血清素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名为“血清素症候群”(serotonin syndrome)的严重不良反应。
“血清素症候群”的症状包括:神智不清、出汗、坐立不安、手震、腹泻等等。
可能增加血清素症候群风险的常用药物包括:止咳药(如Dextromethorphan)、偏头痛药、某些止痛药(如Tramadol)和某些抗生素(如Linezolid)等等。
8. 先用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应对轻度抑郁
病人可以每周安排一段时间做喜欢的活动。运动(特别是团体运动)可以帮助病人康复。其他非药物治疗包括均衡饮食和戒除烟酒。记住活动计划要实际,从小活动入手。
9. 心理治疗对部分病人可能更有帮助
对患有轻度抑郁症的病人,心理治疗比药物治疗更有效,因此建议先尝试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是一种谈话疗法,对于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成效跟药物治疗相近,但效果可以维持更久。
10. 严重的抑郁症病人要使用药物治疗
如果病人患有严重抑郁症,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当病情开始好转后,心理治疗也可能对病情有帮助。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由注册药剂师 Shu-Nam Hui 翻译,内容已经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药剂师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