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彝族自治县:无量山哀牢山生态保护新举措
景东彝族自治县:无量山哀牢山生态保护新举措
在云南省西南部,有一片被誉为“地球同纬度带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综合体”的土地,这里就是景东彝族自治县。景东拥有无量山和哀牢山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冠长臂猿、灰叶猴等珍稀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中国天然氧吧”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近年来,景东县不断创新生态保护机制,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东县早在1981年就建立了哀牢山自然保护区,1988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达6.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5.1%。这里不仅是珍稀动植物的乐园,也是中国西南部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处,在保护种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施TEEB项目
景东是中国首个TEEB(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项目示范县。这一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导的项目,旨在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通过实施TEEB项目,景东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为探索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景东县积极推进哀牢山国家公园建设。2019年10月,申报建设哀牢山—无量山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启动会议在景东县举行。目前,相关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部署实施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以来,多家社会组织与景东县结对帮扶。例如,云南省蔬菜行业协会发挥行业优势,助力景东县建成蔬菜加工冷链物流中心和蔬菜产业园,不仅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也为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景东县的生态保护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景东县已成为众多珍稀鸟类的越冬栖息地,黑冠长臂猿、灰叶猴等珍稀动物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景东县的生态保护之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国家公园建设的推进和生态保护机制的不断完善,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必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生态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