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校园欺凌零容忍:从法律到行动的全面应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校园欺凌零容忍:从法律到行动的全面应对

引用
中国网
12
来源
1.
http://psy.china.com.cn/2024-04/25/content_42769914.htm
2.
https://hb.dzwww.com/p/p0v2j1uejGe.html
3.
http://psy.china.com.cn/2024-03/27/content_42738493.htm
4.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09/20679702.html
5.
https://hkceces.org/%E3%80%8C2024%E5%85%A8%E6%B8%AF%E9%AB%98%E5%B0%8F%E5%AD%B8%E7%94%9F%E6%A0%A1%E5%9C%92%E6%AC%BA%E5%87%8C%E8%AA%BF%E6%9F%A5%E3%80%8D%E7%99%BC%E4%BD%88%E6%9C%83/
6.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1737
7.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5fd3550e4b09dde337fd8b4.html
8.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0/P2024041000248.htm
9.
https://msguancha.com/a/msrd/2024/0323/23365.html
10.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4/11/1133266
11.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8/t20240815_2111233331.html
12.
https://www.cbbn.net/folder34/folder131/folder132/folder205/2024-03-31/pQi1cotRSNLsVcLh.html

2024年9月,一则“女生称被同桌扎218针”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报道,济南市章丘区章丘双语学校一名六年级女生,声称自己被同桌男生用锥子、圆规等物品扎了多达218针。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再次将校园欺凌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校园欺凌,这一长期困扰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顽疾,已经到了必须严肃对待的地步。2020年10月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对“学生欺凌”进行了明确的法律定义: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然而,校园欺凌的普遍程度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近期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三成高小学生(34.9%)曾被欺凌,其中四成受害者想要复仇(41.1%),更有16.8%的人表示有自杀倾向。而在内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同样触目惊心:53.5%的学生承认自己曾遭受校园欺凌,但令人担忧的是,超过20%的学生选择在再次发生同样的事情时才向老师或家长报告,更有1.9%的学生从不报告。

为什么校园欺凌如此难以根治?首先,欺凌行为的认定存在诸多难点。正如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陆强所言,具体行为是否构成欺凌,需要相关组织进行专业认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认定往往充满争议。例如,在上述济南案例中,学校竟然采取投票方式来判定是否构成欺凌,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显然无法令人信服。

其次,受害者往往不敢或不愿报告。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在遭受欺凌后选择沉默,原因包括害怕情况恶化、担心被贴上“告密者”的标签、不相信能得到有效帮助等。这种沉默不仅让欺凌行为得以持续,还可能导致受害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甚至产生自杀倾向。

面对校园欺凌这一顽疾,学校和家庭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一些学校开始尝试创新的预防措施。例如,深圳福民小学通过皮影戏等趣味形式普及反欺凌知识;成都高新大源学校则在校园隐蔽区域安装AI报警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园安全水平,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更全面的策略。

专家建议,防治校园欺凌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学校应建立专门的欺凌治理组织,制定明确的欺凌行为标准,并定期开展匿名调查;教师需要提高对欺凌行为的敏感度,及时发现并介入;家庭则要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和理解。同时,全社会都应积极参与到校园欺凌的防治工作中来,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校园欺凌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社会的未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值得被尊重和保护。让我们携手努力,让校园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而不是恐惧的来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