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饮食和运动拯救爸妈的肌肉?
如何通过饮食和运动拯救爸妈的肌肉?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8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肌少症,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老人的行动能力,还可能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作为子女,我们该如何通过科学饮食和合理运动来帮助父母预防肌肉流失呢?
什么是肌少症?为什么老年人容易患病?
肌少症,也称为骨骼肌增龄性退变,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性骨骼肌质量减少和肌力、功能下降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肌肉会逐渐流失,从30岁开始,肌肉就开始退化,50岁后更是加速流失。当肌肉流失达到30%时,会影响正常功能;流失40%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肌少症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严重时还会引发一系列疾病,如代谢紊乱、呼吸功能受损等。此外,肌少症还会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如何通过饮食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肌肉的基本成分,因此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是预防肌少症的关键。根据《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老年人每日每公斤体重应摄入1.0-1.5克蛋白质。例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60-90克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主要包括:
- 动物性蛋白:鸡肉、鱼肉、牛肉、猪肉、鸡蛋、牛奶等
- 植物性蛋白:豆腐、豆浆、坚果等
专家建议老年人可以按照“每天1234摄入法”来获取蛋白质,即每天摄入1个鸡蛋、2杯鲜奶、3两瘦肉和40克大豆。同时,蛋白质的摄入应该均衡分配到三餐中,每餐至少达到30克。
对于牙齿缺失、消化不良或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可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作为补充。特医食品是将食物中的重要营养物质提纯出来,合理搭配,可以有效弥补天然食物中营养素的不足。
科学运动助力肌肉健康
除了合理饮食,科学运动也是预防肌少症的重要手段。老年人可以选择以下几种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
抗阻训练:如坐位抬腿、手持重物推举、五点支撑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
柔韧性训练:如太极拳、瑜伽等,可以提高关节灵活性,防止运动损伤。建议每天进行10-15分钟。
运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充分拉伸
-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循序渐进
- 避免高冲击性运动,如跳绳
- 避免向前弯曲、过度旋转等动作
- 如果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预防老年人肌肉流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子女的关心和陪伴。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运动,我们可以帮助父母守护健康,让他们拥有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