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后:开创女性执政先河的千古一后
宣太后:开创女性执政先河的千古一后
在秦国历史上,有两位伟大的女性:一位是生下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赵姬,另一位则是秦昭襄王的生母宣太后。这位来自楚国的芈姓女子,不仅开创了女性临朝称制的先河,更是在位近四十年,为秦国的统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从芈八子到宣太后
许多人可能对“宣太后”这个称谓感到陌生,但提起“芈八子”,看过相关影视作品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宣太后是她去世后被追加的谥号,她本是楚国人,芈姓。作为秦惠文王的夫人、秦昭襄王的母亲,她是历史上第一位称太后的人,也是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开创了女性执政的先河。后世的汉朝吕雉、唐朝武则天、清朝慈禧都曾以她为榜样,当然,这更多是为了手中的权力。
宣太后在秦国执政将近四十年,如果秦昭襄王不是基因好,估计她可能会白发人送黑发人。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普遍在四十岁左右。更有趣的是,她与义渠王的爱情长跑长达三十年,若不是最后关头痛下杀手,她可能会比始皇帝的母亲更早走上这条路。先秦时期的风气确实开放,这种事放在汉代以后几乎是不可能的。
母以子贵,临朝称制
宣太后之所以能够成为太后,主要是沾了儿子的光。秦昭襄王并非秦惠文王的嫡子,在嫡长子继承制下,他本没有机会成为秦国国君。幸运的是,秦武王在洛阳举鼎绝膑而亡,且没有子嗣,王位只能传给他的兄弟。当时秦昭襄王正在燕国做人质,但宣太后凭借足智多谋和舅舅魏冉的帮助,成功让秦昭襄王先一步返回秦国继承王位。为了稳固政权,魏冉对争权夺利的诸公子大开杀戒,将秦武王王后驱逐出秦国,母系势力彻底掌握秦国的大权。以秦昭襄王年纪小为由,宣太后开始主政,魏冉辅政,开启了她近四十年的执政生涯。
政治手腕与军事成就
秦国在惠文王时期采用远交近攻的国策,面对各国的合纵总能巧妙化解。公元前287年,齐、赵、韩、魏、楚五国合纵攻秦,在宣太后的主持下,国相魏冉与大将白起成功阻挡五国联军于函谷关外。宣太后利用自己楚国人的身份,通过联姻策略拉拢楚国支持,为秦国争取最大利益。她重用自己的人,让魏冉、芈戎、公子芾、公子悝等四贵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秦国臣民甚至只知道四贵而不知道秦王。
在处理与义渠的关系上,宣太后展现了非凡手腕。公元前314年,秦国趁义渠内乱夺取大片土地。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随后秦国发兵攻灭义渠,在其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彻底解决了这个长期威胁。
退位让贤
随着秦昭襄王渐渐长大,宣太后这个挡在他面前的大山也到了该挪开的时候。范睢趁机向秦昭襄王建议废除四贵的权力,将秦国的权力掌控在秦王手中。秦昭襄王采纳建议,废宣太后,将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贵驱逐出首都咸阳。宣太后退出权力中心,将秦国的权力顺利交到儿子手中,从此身居深宫不再插手政务。
历史评价
与后世的吕雉、武则天、慈禧相比,宣太后从未贪恋权力,而是竭尽所能培养后代。她开创了女性临朝称制的先河,后世诸多女性统治者只是模仿却从未超越。宣太后去世后没有与秦惠文王合葬,而是享有天子规格的墓葬,这也许是对这位伟大女性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