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糖尿病饮食指南,八大要点全解析
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糖尿病饮食指南,八大要点全解析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饮食指导。这份权威指南不仅涵盖了食物种类、比例和用餐方式等关键信息,还强调了科学饮食对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份指南的核心内容。
食物多样,平衡膳食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应遵循食物多样、平衡膳食的原则。具体来说,每日应摄入五大类食物: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大豆坚果和油脂盐。其中,谷薯类应占主食的1/3以上,蔬菜每日摄入量应在500克左右,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同时,要保证蛋白质的充足摄入,可选择鱼、禽、蛋和畜肉等优质蛋白来源。
控制能量,维持理想体重
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关注体重管理。我国成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应保持在18.5~23.9kg/m2之间。超重和肥胖的糖友需要减重,控制饮食的同时要加强运动,只要把体重减少3%-5%,对健康就会有一些帮助。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来说,可适当增加体重,通过增加膳食能量、蛋白质的供给,结合抗阻运动,增加体重,达到和维持理想体重,预防肌肉衰减并保持健康体重。
主食定量,优选低GI食物
主食是影响餐后血糖的关键因素。糖尿病患者每天的主食摄入量应控制在5-6两(轻体力劳动者标准),并优先选择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食物。低GI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慢,对血糖影响小。例如,糙米、燕麦、荞麦等全谷物,以及豆类和某些蔬菜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调整进餐顺序也有助于控制血糖,建议养成先喝汤,再吃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
积极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运动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每周至少需要进行5天、每次30-45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避免低血糖。此外,每周还应进行2次抗阻运动,如哑铃、俯卧撑等,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清淡饮食,限制饮酒
清淡饮食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同时要注意调味料和高盐食品的总量。烹调油每日用量应控制在30克以下,建议使用植物油并采用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此外,患者应足量饮用白开水,也可适量饮用淡茶或咖啡,但要避免含糖饮料和过量饮酒。
规律进餐,合理加餐
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如果需要加餐,应从正餐中扣除相应的食物量,保持全天总能量不变。同时,建议每天安排三餐,必要时可增加2-3次加餐,但要注意加餐不加量的原则。
自我管理,定期咨询
糖尿病患者应将营养配餐、合理烹饪、运动管理和血糖监测作为基本技能。了解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和GI值,学习食物交换份的使用,定期咨询相关专业人员等,把自我行为管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改善自我健康状况和临床结局。
通过遵循这份权威指南,糖尿病患者可以更科学地安排日常饮食,从而有效管理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记住,合理的饮食管理不仅能帮助控制血糖,还能预防并发症,提升整体健康水平。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糖尿病患者打造一个健康、美味的饮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