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推荐:莆田焖豆腐
《舌尖上的中国》推荐:莆田焖豆腐
在最近一期的《舌尖上的中国》中,一道来自福建莆田的传统名菜——莆田焖豆腐,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烹饪工艺,赢得了无数观众的青睐。这道看似简单的家常菜,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独特的制作工艺
莆田焖豆腐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从选料到烹饪,每一步都凝聚着莆田人民的智慧。首先,选用当地特产的盐卤豆腐,这种豆腐质地细腻,口感醇厚,是制作焖豆腐的灵魂食材。将豆腐捏碎后,与香菇、包菜、芹菜、冬笋等配料一起入锅焖煮。整个烹饪过程中,火候的掌控至关重要,需要文火慢炖,让豆腐充分吸收各种食材的鲜味。
鲜美松软的口感
莆田焖豆腐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其鲜美松软、爽口不腻的独特口感。豆腐经过长时间的焖煮,吸收了各种食材的精华,变得异常鲜美。而加入的鸡蛋液则让整道菜更加滑嫩,最后撒上的香菜和花生碎,不仅增加了香气,还带来了酥脆的口感对比,令人回味无穷。
丰富的营养价值
作为一道传统名菜,莆田焖豆腐不仅美味可口,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豆腐本身富含优质蛋白质,而搭配的香菇、包菜、芹菜等蔬菜,又补充了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同时,这道菜低脂肪、低热量,非常适合追求健康饮食的人群。
浓郁的文化内涵
在莆田地区,焖豆腐不仅是日常餐桌上的常见菜,更是传统酒席的首道菜。在当地,酒席的好坏往往通过这道焖豆腐是否正宗来评判。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焖豆腐,寓意“兜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家庭制作指南
准备食材:选用当地特产的盐卤豆腐5块(约2斤),辅以香菇干、虾干、干贝、蛏干等干货,以及新鲜的包菜、洋葱、胡萝卜、芹菜等蔬菜。另外准备一些新鲜海蛎和花生碎。
泡发干货:将香菇干、虾干等干货洗净后用水泡开,泡发的水不要倒掉,留作后续使用。
切配食材:将泡发的香菇、蛏干剪开,包菜、洋葱、胡萝卜、芹菜切碎备用。同时准备一些肉末。
处理豆腐:将豆腐捏碎,注意要捏得越碎越好,这样更容易吸收汤汁。
炒制底料:锅中放油,先将洋葱碎和肉末炒香,再依次加入香菇碎、胡萝卜碎、包菜翻炒。
焖煮豆腐:将捏碎的豆腐倒入锅中,加入泡发干货的水和适量清水,放入蚝油、十三香、白胡椒粉等调味料,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焖煮。
收汁成型:在收汁的过程中,将碗倒放促使豆腐挤在中间成型。待豆腐基本成型后,加入沥干的海蛎和芹菜末继续炖煮。
加入蛋液:豆腐成型后,将打散的鸡蛋液均匀淋在豆腐上,盖上锅盖焖一会儿,然后关火。
撒上花生碎:将焖好的豆腐转移到大碗中,撒上花生碎和香菜碎即可完成。
莆田焖豆腐,这道承载着莆田人乡愁的美味佳肴,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烹饪工艺,赢得了《舌尖上的中国》的青睐。它不仅是一道简单的家常菜,更是一份传承千年的文化记忆,凝聚着莆田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