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质公园九华山:千年文化传承的自然瑰宝
世界地质公园九华山:千年文化传承的自然瑰宝
2019年4月17日,九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这座被誉为“东南第一山”的佛教圣地,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景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这里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1℃。九华山主体部分由燕山期的花岗岩组成,形成了中山、低山和丘陵等地貌类型,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有1460多种植物和216种珍稀野生动物,是一处难得的生态宝地。
作为世界地质公园,九华山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一座承载着千年文化传承的佛教名山。九华山现存99座寺庙,其中全国重点寺庙9座,省重点寺庙30座,历代保存下来的佛像1万余尊,因此获得了“莲花佛国”的美誉。晋唐以来,陶渊明、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文坛大儒游历于此,并留有数首传世诗篇。九华山现存文物2000多件,历代名人雅士的诗词歌赋500多篇,书院、书堂遗址20多处,其中唐代贝叶经、明代大藏经、血经,明万历皇帝圣旨和清康熙、乾隆墨迹等堪称稀世珍宝。
九华山的文化传承不仅体现在佛教文化上,更体现在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近年来,九华山站和黄山西站联合地方文旅部门开展“带着非遗乘高铁”活动,将非遗剪纸、非遗纸艺花、中草药香囊、非遗青阳腔等传统文化带进车站,让旅客在旅途中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九华山还有一位特殊的文化传承人——孟凡晶。作为孟氏后裔第74代孙,他自幼深受祖上影响,勤俭好学,2007年朝拜九华山并发愿奉献人生,之后以儒弘道,求学于三家经典,传播古圣先贤的智慧。2015年,他开始继承祖传的制香手艺,并开设草香庐香铺,创新研发新产品。2018年,他免费传播制香技艺,并将香文化在企业、社区、国学馆传播。2020年,他荣获中华文化教育发展联盟特聘制香师,2021年荣获孝慈至善国学教育平台香道导师。
九华山作为世界地质公园,其文化传承不仅体现在佛教文化上,更体现在文学艺术、非遗文化等多个方面。这些文化瑰宝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共同塑造出九华山独特的人文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朝圣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