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春节老人赐福,体验地道年味
阆中古城:春节老人赐福,体验地道年味
“我是‘春节老人’落下闳,给大家送福喽!”农历正月初一清晨,四川阆中古城内,77岁的张忠和身着古装,手持带有浑天仪的手杖,扮演着“春节老人”落下闳,为市民游客“发红包”。这一幕,拉开了阆中古城新春民俗活动的序幕。
作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阆中古城在春节期间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游客在欣赏民间艺术的同时感受浓浓的年味。
一大早,嘉陵江畔的锦屏门外,一年一度的阆中古城开城迎宾仪式正式举行。随着张飞扮演者的一声吆喝,现场顿时热闹起来,标志着古城正式进入蛇年的第一天。随后,身着战袍的“张飞”,威风凛凛地在古城街道巡游。
在古城核心区,数百人的表演队伍从张飞庙广场出发,“春节老人”赐福、舞龙舞狮、川北大木偶喷火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悉数上演。表演队伍走进古城的长街古巷,从威德牌坊一直绵延到古城西门。
更具“川味”的是正月初一抢银水。伴随着“抢银水”的喊声,30多名挑水的男女从古城街道冲出,手扶扁担,将水挑进古城内的本源堂大院。“每年春节,阆中人会争相早起挑井水,抢在前面的人,寓意着来年会得到好运。”阆中市文化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古城内的威德牌坊、道台第照壁、花间堂等地,年画、剪纸、刺绣、竹编、糖画等多种非遗项目以及八仙送福、秀才赶考等文化活动纷纷亮相,展示着古城春节的独特魅力。
为了迎接春节期间的大量游客,当地还推出了多场实景演艺节目。由南充多部门联合出品的剧目《阆苑传奇》在正月初一至初七每天安排4场演出。作为全国首部“母子”剧,该剧下一步还将依托母剧剧本,鼓励、吸引广大游客、粉丝参与剧本改编和角色扮演,部分作品有望在古城内的古街、古院、古楼散花式展示。
从1月29日起,实景演艺《客来阆中》连续16天亮相嘉陵江,累计排了31场。作为南充首部江面大型演出,该剧以“春节老人”落下闳观星为引,全面展示阆中的春节文化、三国文化、科举文化、民俗文化。
“春节”申遗成功叠加文旅产品上新,阆中古城客流量再创新高。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1月28日,阆中古城游客量达到8.15万人次,位居全省第一。
夜幕降临,古城灯火辉煌,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古代。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如张飞牛肉、白糖蒸馍、阆中醋鱼等,感受地道的川北年味。
阆中古城,这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春节文化吸引着八方来客。在这里,每一处古迹、每一场演出、每一次互动,都在诉说着中国春节的故事,让游客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