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年前仰韶先民面貌首次被复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5000多年前仰韶先民面貌首次被复原
引用
中国科技网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09/24/content_233944.html
距今约7000至5000年,仰韶先民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从事农耕、养殖、狩猎、制陶等工作……9月24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人骨进行科技分析,5000多年前仰韶先民面貌首次被复原。
“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仰韶先民长什么样子,大家都很好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李世伟说,为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和仰韶文化研究,并促进相关成果的转化与传播,202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公安部鉴定中心等单位,对仰韶村遗址先民开展面貌复原工作。
李世伟介绍,技术团队在充分运用颅面复原技术的基础上,联合古DNA研究、体质人类学等多学科,初步对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先民面貌进行了相对准确和科学的复原。其中,仰韶时期先民是一名40岁左右的男性,距今约5600年;龙山时期先民是一名50岁左右的男性,距今约4000年。
李世伟介绍,由于年代久远,关于仰韶先民的面貌无任何参考资料,为获取精细数据,团队采集仰韶先民头骨定位点超过401万个,再用遗传背景最为接近的人群为其贴上肌肉组织,通过基因分析来预测肤色和毛发,目前复原精准度在90%左右。
仰韶村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1921年该遗址首次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其重要发现被命名为“仰韶文化”,这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考古学文化名称。2020年8月,仰韶村遗址启动了第四次考古发掘。
“仰韶村遗址先民面貌的复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生动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特点,也是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工作的一个具体体现。”李世伟说,目前团队还在进行古DNA研究,希望通过持续性研究,更加全面地揭示史前人群的历史动态。
热门推荐
中国"盐"值最高的城市,坐拥宇宙最强灯会
“大美中国”摄影大赛:用镜头定格祖国之美
消防安全的应急预案
幽州大峡谷挂壁公路:北京周边最刺激的自驾路线
周末打卡幽州大峡谷挂壁公路:惊险又美丽!
多家媒体热议:2025年总台春晚展现中国精气神
广东广宁六座山峰登山攻略:从螺壳山到石猪山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商业养老的新蓝海
宽窄巷子:成都必打卡的烟火气圣地
成都三大历史文化景点:武侯祠、杜甫草堂和都江堰
蓝天白云治愈力:晴天让人心情大好!
保鲜蒜苔产业: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蒜苔:春季养生的美味之选
秋冬必备!蒜苔保鲜小妙招
分时图在期货交易中的应用与实战技巧
晚上12点睡觉好,还是10点睡觉好?终于有答案了
幽州大峡谷自驾游:惊险挂壁公路+天漠音乐节
云水谣:享受田园生活的诗意角落
元旦打卡:厦门云水谣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云水谣古镇:探秘福建土楼的历史印记
冬季打卡云水谣:亲子游必去景点推荐
从《本草纲目》到现代餐桌:羊奶粉的养生传承
冬游贵州·邂逅精彩|打个飞的就出发
苗族的英雄史诗:《亚鲁王》里的创世与迁徙
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九寨沟
湖北省襄阳周边有其他小众景区适合去游玩吗?一篇攻略带你了解
牟氏庄园:匠心独运的建筑艺术
胶东牟氏庄园:百年建筑文化的瑰宝
烟台打卡:牟氏庄园历史探秘
全面解析MBTI性格测试:了解16种人格类型及其科学性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