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与挑战并存
岳阳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与挑战并存
岳阳市在黑臭水体整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和污水管网建设三年行动,南湖流域周边15处基本完成面源治理,东风湖区域关停31家作坊和加工厂并增添移动污水处理设备,君山区截流生活污水进行植物净化。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还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岳阳市在海绵城市建设和污水管网改造方面持续发力。以常德市为例,该市通过构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实现智能化管理。平台已汇聚全市6大类、20余个小类、200余个数据服务图层,包括穿紫河沿岸4.2平方公里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精模数据。通过智能化管理,常德市有效提升了市政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岳阳市的水环境治理仍面临一些挑战。部分区域仍存在污水直排现象,如小港河片区由于管网改造进展缓慢,目前仅完成1.5平方公里的改造任务,导致罗家坡污水处理厂仍需采取河道截污的方式收集污水。据统计,2023年岳阳市累计有3000多万吨雨污水直排洞庭湖,对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在具体整治工作中,南湖流域、东风湖区域和君山区的治理成效较为突出。南湖流域周边15处基本完成面源治理,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东风湖区域通过关停31家作坊和加工厂,从源头控制污染源,并增添移动污水处理设备,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君山区则通过截流生活污水并进行植物净化,实现生态治理与环境美化相结合。
岳阳市市政维护管理中心在水体整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中心负责城市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包括排水管网清淤、泵站运维等。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市政维护管理中心为岳阳市的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体来看,岳阳市在黑臭水体整治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需持续努力。未来,岳阳市应进一步加快管网建设改造步伐,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强环境监管力度,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应继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排水系统的整体效能,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