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都长安:从汉唐盛世到西安城的历史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都长安:从汉唐盛世到西安城的历史变迁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theadline.com/learning/3346172/%E5%8F%A4%E9%83%BD%E9%95%B7%E5%AE%89%E6%98%9F%E5%B3%B6%E6%95%99%E5%AE%A4


长安,作为汉、唐的国都及军事重地,无疑是中华历史的见证者。长安的形象,或许源于大家在历史课堂上听到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的“安史之乱”。近年来,以唐代为历史背景的影视作品频频出现。电影《长安三万里》便是一例,它糅合50多首唐诗、散文和《诗经》等。唐玄宗登基后励精图治,创造大唐盛世。长安的繁荣街市就是盛世的显证,亦是诗歌文学的高峰。电影亦借高适之口带出“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点出长安与中华文化的密切关系。


西安大唐不夜城

长安在哪里?

长安,现名为“西安”。始于战国时代,长安城附近一带名为“关中”,因四周被山关所围,西有散关,东有潼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名“关中”。四关环抱之中,渭河横贯其间,形成了肥沃的关中平原,又称为“八百里秦川”。而长安城位于这片平原的中心地带,土地肥沃、水系发达、气候适宜、粮食丰富。四面关隘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座天然屏障,使关中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前汉书》记载,张良曾建议刘邦定都关中,并称赞关中为“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关中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最早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地区。

“天府”之名,源自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天子府库”之意。关中平原由渭河冲积而成的深厚沃土,加上泾河、渭河等河流灌溉,传统农本社会占尽地利优势。“金城”则指关中地形险要,坚固如金汤。从中国古代地缘战略来看,关中具备东出函谷关影响河洛、西下散关进入巴蜀、南出武关抵达江汉、北出萧关接近西羌的战略优势。

无论是闭关自守还是发起攻势,关中均为难以逾越的战略要塞。因此,不论作为诸侯的根基,还是统一全国的战略高地,关中的位置都极其重要。自西周以来,古代中国先后有13个王朝选择建都关中,历时逾1100年。从“镐京”到“长安”,虽名号频更,但这些历史上的都城,今均归于现代的西安。由此可 见,西安的兴起与繁 荣,不仅得益 于关中平原的地理优 势,更是古代各方势力角逐的结果。


西安城墙永宁门

寓意“长治久安”

西安,这座曾经历无数变迁的古城,每一次名称变更都会伴随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西周时期,它被称为“镐京”;秦朝,它名为“咸阳”;西汉时,它改名为“长安”;及至明代,这里被称为西北重镇——“西安”。

秦国在公元前349年迁都至咸阳,这标志着秦朝的崛起。自此,秦以关中为中心,利用其地理优势,统一六国。秦朝末年,战乱中的咸阳城屡遭破坏。

汉朝建立后,刘邦便在咸阳东部的长安乡一带修建新都城,并将其命名为“长安”,寓意“长治久安”。

然而,长安辉煌背后也有隐忧。随着时间推移,因为植被大量削减及频繁旱灾,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粮食供应也逐渐依赖外部输送。到了904年,朱温放火焚烧长安,唐昭宗被迫迁都至洛阳,长安从此衰败。

宋元时期,长安的政治地位不再,曾经的繁华已成昔日之谈。尽管历史的洪流无法倒流,但“长安”这个名字和它所承载的故事,将永远镌刻在历史上,提醒着后人那一段光辉岁月。

明代时,经济重心已南迁,东南地区也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然而,相比汉唐时期,当时西北边疆已大幅缩减,河西地区汉族与其他民族混居,嘉峪关外几乎无汉人居住,关中长城以北更是直接面对北元的军事威胁。曾经的西部核心——关中平原,不仅失去了其旧时的天然资源优势,连其地理屏障也不复存在,直接暴露于边疆地区。

功能转变改名“西安”

此时的西北已从政治经济中心转变为边塞防御区域。为便利军事防御,1369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在收复关中平原后,于同年3月正式下诏将千年都城“长安”改名为“西安”,意在“大明西疆安定”。这一命名不仅反映长安城在明代的功能转变,也体现明朝对西部边疆的战略考量。

改名为西安后,城中布局有重大调整,形成“长乐”、“安定”、“永宁”、“安远”四大城门。洪武初年建于西大街的钟楼,到了万历十年被移至四门大街交汇处,亦成为城市的中心。这些变化均代表长安以西北重镇的身份重生。

此外,在明代中后期以后,西安的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铁器和皮货亦在全国享有盛名,支撑了明朝3个世纪的西北国防。尽管明、清两朝习惯将长安称为西安府,但长安城仍然保持着“长安”之名,一直由长安县管辖,未被废除。直至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陕西省政府决定将长安城从长安县中抽离,并设立西安市作为省政府驻地。1947年,西安市升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市。自此,“长安”才正式改名为“西安”。

重点事地人

安史之乱

发生于755年至763年,是由河东节度使安禄山与平卢节度使史思明发动的藩镇动乱,亦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造成唐代中期以后不断加剧的藩镇割据局面。

渭河

古称“渭水”,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中国甘肃省,主要流经甘肃省的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全长约818公里。

朱温

朱温(852年至912年),即后梁太祖,唐僖宗赐名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为后梁开国皇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