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手绣:一针一线绣出沂蒙文化新活力
费县手绣:一针一线绣出沂蒙文化新活力
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有一项传承了数百年的传统手工艺——费县手绣。作为沂蒙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费县手绣以其独特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在当地广受欢迎,更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费县手绣是一种以针引线在纤维织物面料上绣制装饰花纹的传统手工技艺,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这种手工艺最初是当地妇女为家人制作生活用品而发展起来的,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费县手绣的制品种类繁多,包括香荷包、虎头帽、虎头鞋、耳枕、肚兜等,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和心血。
费县手绣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需经过打袼褙、画样、剪样、贴布、绘图、绣制、合边、填充、缝合、串珠、整理等十几道工序。其中,绣制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匠人们运用平绣、打籽绣、盘金绣等多种针法,将图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织物上。费县手绣的图案多取材于民间传说、自然景物和吉祥寓意,如龙凤呈祥、莲花如意、福禄寿喜等,既展现了匠人的艺术才华,又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费县手绣的传承人中,卞成飞是最为杰出的一位。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她从小跟随奶奶、父亲学习手绣技艺,至今已有几十年的从艺经历。卞成飞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手绣技艺,更致力于将其发扬光大。她带领团队在国内外展示费县手绣,让这项传统技艺走向世界。
近年来,费县手绣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产品远销海外,深受外国友人喜爱。卞成飞的非遗工坊每年销售额近百万元,带动当地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费县手绣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国内的高校师生,周边的中小学校都会组织学生来卞成飞的非遗工厂内学习体验。
费县手绣作为临沂众多非遗项目中的一颗明珠,与临沭柳编、郯城中国结等共同展现了临沂丰富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更承载着沂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新时代,费县手绣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