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遭遇排片困境,引发业内热议
《蛟龙行动》遭遇排片困境,引发业内热议
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热闹非凡。在这场票房大战中,由林超贤执导并编剧,黄轩、于适、杜江、蒋璐霞、张涵予、王俊凯等主演的《蛟龙行动》却陷入了困境,票房表现远不如预期。
票房与口碑远不及预期
系列前作《红海行动》凭借其扣人心弦的海上救援与反恐作战情节、逼真震撼的战争场面,以及对中国军人英勇无畏精神的生动诠释,成功脱颖而出,以36.53亿票房登顶 2018 年票房冠军宝座! 而且口碑出色,豆瓣评分8.2,超过100万人打分!
然而《蛟龙行动》上映后的票房数据却不尽人意。影片在预售期大幅落后其他影片,提前两日开启点映,本想抢占先机,却事与愿违。
截至目前,《蛟龙行动》累计票房只有1.65亿元。其中,大年初一票房7400万元,大年初二票房为4700万元,大年初三的排片降至6.7%,预计全天票房在4000万元左右。从排片场次、排片占比,到上座率、场均人次,全方位落后于同档期其他影片。
多重因素导致票房失利
《蛟龙行动》票房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宣传策略来看,影片在上映前一直主打“保密”牌,试图营造神秘感吸引观众,却引发了部分网友反感。演员阵容的更换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相较于第一部的张译、黄景瑜等演员,第二部启用黄轩、于适、张涵予等人扛大旗,票房号召力下降明显。蒋璐霞的戏份偏少也引发网友热议!
影片口碑较前作也有不小差距,豆瓣评分仅6.6,3.9万人打分。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对影片面临的“地狱开局”表示,“比《红海行动》那一年的压力还大!我觉得排片都是动态的,我希望能走出一个逆袭的曲线来。”口碑被《哪吒之魔童闹海》完爆,内容题材也不如《唐探1900》《熊出没·重启未来》等适合春节假期,如何逆袭获得排片呢?前作可以依靠口碑实现票房逆袭,《蛟龙行动》几乎没有任何翻身机会。
目前猫眼预测《蛟龙行动》内地最终票房为3.5亿元,灯塔预测内地最终票房为4.7亿元,难以回本!
业内评价褒贬不一
军迷及业内人士批评《蛟龙行动》存在专业知识匮乏、逻辑混乱等问题,认为其不能算作海军题材片。某军事频道总监发文表示《蛟龙行动》是无逻辑烂片,请大家避雷。该频道尽管不是官方性质,但与有关部门联系密切,经常参与报道拍摄官方活动,有一定话语权。
他们旗下的工作人员也发文吐槽称是纯烂片,还直接表示某些人不尊重人民军队形象及军事文化常识,那么就让票房来教育,并喊话资方别再拿烈属挡箭牌。
军事科普博主对《蛟龙行动》的总结属伪硬核热血港片,特效给力,但逻辑从头到尾都没有,表演更不值得评价,而这看似端水的评价也还是倾向剧情负面。而且,他还发文称《蛟龙行动》表现精彩的水下作战部分有明显的剧情借鉴,累计起来有7部影片,比如鱼雷追击、潜艇狗斗等画面。
在众多剧情逻辑混乱的基础下,《蛟龙行动》惹到军迷的最大错误是削弱了己方的军事硬实力,把高科技军事产品给了美军,靠近身肉搏赢,这完全不尊重实际情况。就机械狗无人机等设备来说,美军多年研发无进步,而中国已经做到了量产,在这个区域遥遥领先。由此可见电影是灭自己的士气。
有网友根据各种电影评价猜测是不是《红海行动》拍摄的题材有特种部队演习案例打底,战斗逻辑正确,但《蛟龙行动》海战没有案例参考,所以逻辑错误。懂军事的网友直接反驳称我国海军主动披露了海量信息,《蛟龙行动》表现的是完全不懂海军,展示出来的视角是十几年前外界的认知,与现实有巨大割裂,特别离谱。
而《蛟龙行动》这么大的逻辑错误也被指疑似跟官方合作情况有关,《红海行动》官方当出品方,而《蛟龙行动》只是协助拍摄。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蛟龙行动》遭遇差评的情况下,蒋璐霞粉丝出来给剧组倒油,发文控诉剧组拿她性别博流量,却在戏份上苛待她。据粉丝透露,蒋璐霞拍摄149天最后在成片里出现不到5分钟,四番女一变九番,戏份不如群演,还在拍摄时因剧组道具疏忽差点丧命。
更离谱的是在她满心欢喜期待第三部拍摄时,在发布会上才得知她演绎的角色被写死了。不少网友看后表示太惨了,对不起蒋璐霞的付出,希望电影扑街。而且,为之前出谋划策"多宣传女性赚票房"的行为道歉。春节档电影几乎是全男阵容,蒋璐霞是少有出彩的女演员,片方拿她当主要宣传就被指责宣传诈骗。
综合各方反馈,会发现《蛟龙行动》颓势明显,在各方面都准备不足,而如今的差评,也是片方及导演傲慢的体现,对待专业领域欠缺尊重。
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启示
《蛟龙行动》的票房困境也为电影行业提供了思考,从宣传策略到演员选择、档期安排等,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影片的最终成绩。
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425.02亿,总观影人次突破10亿,其中票房超10亿新片共7部。2024年上映新片数量为501部,其中国产电影425部,进口影片76部。票房来看,进口影片票房占比接近两成,连续三年小幅回升。随着下沉市场的日益成熟及影城经营的平稳发展,明确影片受众定位、匹配精细化宣发变得愈加重要。
《洞察》显示,2024年度TOP5影片均包含喜剧元素,且票房均突破20亿元大关。其中,春节期间上映的《热辣滚烫》抖音电影主话题单日播放量连续五天突破20亿,多项热度数据创下新纪录。
公众对电影营销的参与度有所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抖音平台上的电影内容互动显著增强,全年超478万UGC用户发布了电影相关视频,较2023年增长了56%;视频累计播放次数超698亿次,同比增长高达372%;分享次数超1.58亿次,同比增长193%。
《洞察》认为,总体来看,2024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思变之年。一些创作者对故事形态的独特创新和不懈探索,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与赞誉。此外,在创新营销潮流的引领下,广大观众所给予的积极反馈,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电影市场所蕴含的潜能与韧性。
结语
《蛟龙行动》的遭遇提醒我们,电影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制作质量的比拼,更是营销策略、档期安排等综合实力的较量。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电影人更应该坚守艺术追求,尊重专业领域,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我们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优秀的国产电影,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