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非遗+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非遗+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在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的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作品展正在举行。这里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
作为中国“非遗”保护中心授予的唯一高校,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在非遗传承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方面走在了前列。学校充分利用福建丰富的非遗资源,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设计教育,培养出一批批兼具传统技艺与创新思维的艺术人才。
创新设计:传统工艺的现代演绎
在作品展上,一件名为《福州油纸伞》的设计作品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这件作品将传统油纸伞与熊猫元素巧妙结合,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审美趣味。
设计团队成员林滉介绍道:“我们选择用熊猫元素来诠释油纸伞,是因为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国际上广受欢迎的形象。通过这种结合,我们希望让福州油纸伞这一传统工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另一件引人注目的作品是《泉州南音》IP设计。设计团队从泉州传统建筑中提取石敢当、泉州花灯、东西塔等元素,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既富有传统韵味又不失时尚感的IP形象。
“我们在设计中特别注重传统元素的现代化表达,”设计者吴昕婷说,“比如在Logo设计中,我们将‘南’字与泉州古建筑屋檐相结合,同时融入琵琶这一南音主要乐器的元素,力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
教学实践:非遗传承的创新探索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在非遗传承方面的教学实践堪称典范。学校开设了多个与非遗相关的特色课程,如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闽派古琴等,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授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学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通过‘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传统工艺,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成果与展望:非遗文化的未来之路
近年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在非遗传承与现代设计融合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作品多次在各类设计比赛中获奖,学校也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基地”。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创新实践,让非遗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真正融入现代生活,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学校负责人表示。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正以创新精神续写非遗文化的新篇章。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艺术与生活相融,一颗颗非遗传承的种子正在年轻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