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职场防骗指南:警惕假冒警察骗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职场防骗指南:警惕假冒警察骗局

引用
7
来源
1.
http://us.china-embassy.gov.cn/lsfw/lsxz/lstx/202407/t20240711_11451780.htm
2.
https://www.bjhr.gov.cn/zt/qmfzhr/fzxkt/202411/t20241129_3952869.html
3.
https://www.nyx.gov.cn/nyxgaj/0400/202412/308d8e4234f34e96917daaf0b1ffde1f.shtml
4.
https://m.66law.cn/laws/236075.aspx
5.
https://www.rbbk.net/changshi/m38a1Aj8wy.html
6.
http://www.news.cn/legal/20241022/deebf57a5e6d43498a5ce94b35a6ff7a/c.html
7.
https://news.sina.cn/2024-06-28/detail-incafttr4766847.d.html?from=wap

2024年12月,广西南宁的王阿姨接到一个自称是“互联网信息部”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身份信息被用于发布诈骗信息。随后电话被转接到所谓“外省公安机关”,对方声称王阿姨还涉嫌洗钱等重大案件,要求她配合调查。在骗子的恐吓和威胁下,王阿姨差点卖掉两套房产向对方转账500万元。幸亏当地民警及时上门劝阻,才避免了这场重大损失。

近年来,假冒警察的诈骗案件屡见不鲜,不仅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那么,如何辨别真假警察,避免上当受骗呢?

01

假冒警察诈骗的常见手法

  1. 电话恐吓威胁:骗子通常会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声称受害者涉嫌洗钱、诈骗等重大案件,需要配合调查。他们往往会使用严厉的语气,制造紧张气氛,让受害者感到恐慌。

  2. 出示虚假证件:骗子会通过网络发送所谓的警官证、通缉令等虚假证件,进一步获取受害者的信任。这些证件往往制作粗糙,经不起仔细检查。

  3. 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骗子会以核实资金、缴纳保证金等理由,要求受害者将钱款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一旦受害者转账,钱款便会被迅速转移,难以追回。

  4. 威胁保密:骗子会要求受害者对案件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家人和当地警方。他们会声称这是“中央督办案件”,涉及国家安全,以此阻止受害者寻求帮助。

02

如何辨别真假警察

  1. 查看警用标识:真警察的制服上应有齐全的警衔、警号、胸徽和臂章等标志。例如,肩上有警衔,右胸前写明省份及“POLICE”的胸徽,左胸口有6位数字组成的警号,左臂佩戴盾牌状臂章。

  2. 检查《人民警察证》:若对方未穿制服,可要求出示警察证。证件正面应包含照片、姓名、单位和警号,背面有性别、出生日期、职务、血型和有效期,并有多重防伪镭射图案。

  3. 观察执法程序:真警察办案会遵守法律程序,通常不会单独行动,也不会随意将人带离公共场所。如果对方行为可疑或提出不合理要求(如索要钱财),应提高警惕。

  4. 核实身份:如有疑虑,可直接拨打110求证,向警方提供对方的姓名、警号和单位信息进行核实。

03

防范建议

  1. 不轻信电话威胁: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汇款。接到类似电话,应保持冷静,不要被对方的恐吓所迷惑。

  2. 不随意转账:任何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的行为都是诈骗。不要轻易透露银行账户信息,更不要进行转账操作。

  3. 及时寻求帮助:如果对对方身份有怀疑,应立即联系当地警方或拨打110进行核实。不要等到事情发生后再去求助。

  4. 提高反诈意识: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法,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可以关注警方发布的反诈宣传,学习更多防范知识。

假冒警察诈骗不仅损害了个人的财产安全,也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学会辨别真假警察,不给骗子可乘之机。同时,也要积极向身边的人普及相关知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