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还地桥中心卫生院培训看社区急救培训的重要性
从还地桥中心卫生院培训看社区急救培训的重要性
近日,还地桥中心卫生院在仙桥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家急救日倡议活动暨120急救大课堂公益培训”。此次活动不仅免费为居民测量血压血糖,更通过现场演示和互动实操的方式,教授居民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活动发放急救宣传折页240余份,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这场活动的成功举办,反映了当前我国社区急救培训的迫切需求。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因心脏骤停、脑卒中等急危重症死亡的人数超过1000万,其中约80%发生在院外。而我国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率仅为1%,远低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急救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心肺复苏:救命的关键技能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在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时使用的急救技术,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血液循环和供氧。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确认环境安全后,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唤,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 若患者无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寻找附近的AED设备。
- 进行胸外按压: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另一只手叠放在上面,保持肘部伸直,用身体重量垂直下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 如果接受过专业培训,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在按压30次后,打开患者气道,捏住鼻子,对嘴吹气两次,每次持续1秒。
- 持续进行按压和呼吸,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
海姆立克急救法:解除窒息的利器
海姆立克急救法,也称为腹部冲击法,主要用于解除呼吸道异物阻塞。其操作步骤如下:
- 站在患者身后,双手环绕患者腰部。
- 一手握拳,将拇指侧放在患者肚脐上方、胸骨下方的腹部位置。
- 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腹部。
- 重复操作,直到异物排出。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操作手法会有所不同。例如,婴儿需要采用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相结合的方式,儿童则需要调整冲击力度,避免造成伤害。
社区急救培训:从“学会”到“会救”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社区急救培训工作。例如,七台河市120急救中心在“120国家急救日”期间,走进社区开展公益培训,推广“七台河市急救便民服务”小程序,让居民能够一键报警。长春财经学院则与飞虹社区合作,通过大学生志愿者的力量,普及急救知识。
然而,要真正提升社区急救能力,还需要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如何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如何确保培训效果?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和居民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社区急救培训不仅仅是教会居民几项急救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突发事件的第一目击者,掌握急救知识不仅能帮助他人,也可能在关键时刻拯救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急救培训,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