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线城市养生产业:百亿蓝海市场的人才困局
一二线城市养生产业:百亿蓝海市场的人才困局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一二线城市的养生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以现制养生茶饮为例,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百亿元,同比增长113%,相关企业注册量更是激增至去年同期的6.1倍。然而,在这片蓝海市场中,专业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人才短缺:养生产业发展的最大挑战
养生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以养老护理为例,据民政部统计,我国失能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而专业护理人员却严重短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养老护理员仅60余万名,远不能满足4000多万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
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23年12月,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2024年2月,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正式颁布,标志着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线城市 vs 新一线城市:谁是人才高地?
在一二线城市中,新一线城市正逐渐成为养生产业人才的聚集地。以成都为例,某连锁养生企业销售团队的平均月薪已达9000元,且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相比之下,虽然一线城市如上海的平均月薪可达15000元,但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工作压力使得人才流动性较高。
打破人才困境:企业与政府的双重发力
面对人才短缺的挑战,企业需要从多个维度发力。首先,优化薪资结构是吸引人才的关键。企业可以采用“底薪+提成+奖金”的组合模式,并根据地区特点灵活调整比例。其次,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此外,借助数字化管理工具如利唐i人事系统,可以实现薪资计算、绩效管理等环节的智能化,提升HR工作效率。
政府层面,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推进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从本科到中职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倾斜为养老护理人才提供劳动保障,如落户便利、住房补贴等。同时,加强数字化养老护理技能的培训,提升人才的专业化水平。
结语
一二线城市的养生产业正站在发展的风口,但人才短缺的问题不容忽视。只有通过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构建起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才能真正释放这一蓝海市场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