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山主人”馆藏傅山作品展——晋祠傅山纪念馆参观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山主人”馆藏傅山作品展——晋祠傅山纪念馆参观记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40472797_121054343

近年来,行走锦绣太原城,发现太原有很多傅山遗迹。譬如,位于太原市西村的傅公祠,是为纪念傅山先生诞辰400周年而建。园内有牌楼、明镜、傅公祠、状元桥、真山堂、洞庭院等建筑,融合了明清与近现代建筑风格;位于太原市西北上兰村的窦大夫祠,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的祠堂。傅山曾在此地留下足迹,他的书房“虹巢”就位于窦大夫祠内;傅山先生曾在晋祠留下许多书法作品和诗文,使得晋祠成为研究傅山书法的重要场所,并建有傅山纪念馆;位于太原市蒙山脚下的净因寺,是太原著名的佛教寺庙。傅山曾在此地留下书法作品和诗文,使得土堂净因寺也成为研究傅山书法的重要地点;位于太原市郊的松庄,傅山曾在此留下许多书法作品和诗文,使得松庄也成为研究傅山书法的重要地点;位于太原崛围山的傅山墓,用砖围砌的墓碑,正中刻有“供奉傅山先生之神位”的字样;位于尖草坪的傅山祠堂,是一户老夫妇建造的,在傅山先生诞辰400周年纪念日,安装悬挂了“傅山祠堂”牌匾,供各地文人雅士瞻仰,及善人求仙问医,等等。这些遗迹不仅展示了傅山的书法艺术成就,还反映了他在文学、艺术和医学等方面的贡献。甲辰之年,初冬时节。走进晋祠博物馆,参观傅山纪念馆,令人赏心悦目,陶醉感怀!


傅山纪念馆,位于太原晋祠博物馆内胜瀛楼的西南侧,这是一座清代建筑的四合院,创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原名为同乐亭,后改为傅山书画展览馆,最终定名为傅山纪念馆。


傅山纪念馆,占地面积553.5平方米,馆内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构形与装饰,内有南屋五楹,东西配房各三间,前开屏门,别成院落。馆内四周连通,布展灵活方便,为回廊式的展厅,雕刻精致,油饰彩绘,雅致怡人。纪念馆主要收藏傅山的书画精品和文献资料,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和举行各种活动,是研究傅山的重要场所。



(门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傅山(1607-1684),太原阳曲人,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字竹,后改青主。中国明末清初的坚定爱国者与思想家, 也是一位博学多艺的学者、诗人、书画家和医学家。他不仅武功了得,而且医道高深,著述甚丰,学问深邃广博,被尊为一代宗师,是明末清初学术界的一座高峰。

傅山对经史、文学、书画造诣高深。他的诗词"萧然物外、自得天机";书法拙劲飘逸, 傲骨彰显,被誉为“清初第一家”;亦研医道,著述传世。为了纪念傅山先生, 在晋祠傅山纪念馆特举办“青山主人——馆藏傅山作品展”,让后世在触摸历史风雨与脉搏的同时,体会山西独有的地域和个性文化。

历史,可以衍生无数可能, 也给后人留下无穷想象。 傅山作为明清之际的文人, 他的思想和成就, 事迹和传说, 在历史长河中始终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如何解读这位倔强的老人, 如何反映其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精神气质, 成为后人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青山主人”馆藏傅山作品展,主要分思想、书法、绘画和医学四大部分展示,让后世在触摸历史风雨与脉搏的同时,体会山西独有的地域和个性文化。身为传统文化思想传承者的傅山,无论在学术和学术思想上, 傅山的学问文章,都追踪当时的进步思潮, 是北方学术思想的领袖,著名道家学者。尤其是前半生明朝末亡之时,他的思想带有强烈的进步倾向,没有受到当时学者重理学的影响。傅山一生著述颇丰,可惜所著宏论, 大都散失,只存书名和篇名,但从留存于世的《霜红龛集》和《两汉书姓名韵》两部巨著中均可看出他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理念。




傅山自称为道家,说:“老夫学老庄者也,于世间诸仁义事实薄道之,即强言之,亦不能工。”在《霜红龛集》中, 傅山多次提到“吾师庄先生”“我本徒蒙庄”“吾漆园家学”“老夫学老庄者也”。无论是生活形态、思想气质还是艺术追求等各方面, 庄子对傅山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他诗作中有这样两句:“既是为山平不得, 我来添尔一峰青”,展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和特立独行的精神。

在反理学的潮流中, 傅山抱着抗清复明的信念, 以先秦诸子思想, 特别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武器, 对宋明理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闸发了自己的唯物主义思想,被后人尊为启蒙思想家。



傅山书法艺术风格是在一种深厚的传统基础上,广阔的艺术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傅山的篆书上溯先秦,独辟蹊径;隶书顾慕汉风,多能造奥;魏碑天倪率真,大巧若拙;行书笔姿英锐,兰亭又序;楷书隽拔刚毅,气势宏阔;草书豪迈不羁,荡逸神奇。清代大诗人龚自珍评价傅山书法“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养生之诀也。既因方而为珪,亦遇圆而成璧,处世之方也。忽见傅青主之字,忽思此言。”



傅山先生在中国书法理论上的贡献,表现在他对书法艺术创作思想的一系列崭新观点。他“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美学观点,是最具代表性的。他的这一美学思想不但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宝库,而且已成为一派书风的旗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傅山先生的书法及美学思想,400年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傅山先生作为三晋冠冕、一代宗师是当之无愧的。



傅山先生的绘画艺术在中国网坛上,其成就是相当卓越的,他把绘画当成一种表达内心活动的方式而不是单纯的消遣或满足于某种美的享受,他以自然景物为借喻,以书法用笔为创作手段,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傅山先生同时还是一代名医。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科科均有精深造诣,而以妇科为最。其医著《傅氏女科《青囊秘诀》,至今流传于世,造福于人。傅山极重医德,对待病人不讲贫富,一视同仁,相同情况下,则优先贫人。对于求医者中声名不佳的财主和官吏则婉词谢绝。对此他笑曰:“好人害好病,自有好医与好药,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 自有胡医与胡药,正经者不能治。”

当明朝灭亡后,清兵铁骑大肆蹂躏中原广大的汉族人民,傅山先生坚决不向暴力低头,一生奔波于抗清事业。傅山看见中原人民体质较弱,就利用自己的医道之长,帮助人民强身健体,予以抗击清朝之残酷统治。在此想法启发下,傅山先生就把脑筋动在了家乡人民爱吃的“头脑”上。经过不断改进,最终研制了太原头脑之八味配方。这样一来,既为母亲调理了身体,又为太原人民发明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其抗清精神和民族情怀,令人可敬可佩!

此行,参观傅山纪念馆,赋予我更为深刻的感悟:

首先,傅山纪念馆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傅山纪念馆位于晋祠博物馆内,是一座清代建筑的四合院,馆内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构形与装饰。这种古雅大气的建筑风格让人仿佛穿越回明清时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积淀。

其次,傅山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令人敬佩敬仰。傅山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医学家和书画家,他在多个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纪念馆内陈列了大量关于傅山的生平事迹和著作,通过这些展品,让我比较全面地了解傅山的学术贡献和高尚品格。

此外,纪念馆的展览内容和设计也值得称赞。馆内展示了傅山的书画精品和文献资料,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傅山的艺术成就,还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透过这些展物,让我直观地感受到傅山的艺术风格和学术造诣。

在参观过程中,我与其他游客交流互动,共同感受傅山的精神世界和文化魅力。这不仅丰富了参观体验,也让传统文化更加生动和鲜活。

综上所述,傅山纪念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傅山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的地方,更是一个让人深刻感悟传统文化魅力和历史厚重感的文化圣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