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如何打造电影强国?
陈道明:如何打造电影强国?
“电影强国”的目标,是中国电影人共同的追求。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打造电影强国,关键在于坚持内容为王,提升电影质量。他指出:“电影要从‘高原’攀向‘高峰’,需要电影工作者独特的创作个性,不能因为市场的风向而跟风创作。”
中国电影产业现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持续增长,并成功突破600亿大关。2019年,我国票房收入达641亿元,较2018年增长5.4%。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票房收入大幅下滑,但2023年已恢复至2017年水平。
观影人次方面,2016-2019年国内观影人次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17.3亿人。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幅下滑,但2023年已大幅上涨六成,人均观影频次上升至2.58次。
放映场次方面,2019-2022年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2023年已超过2019年历史最高水平,场均人次回升至10.1人。
产业存在的问题:优质内容供给不足
尽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中国电影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陈道明指出,当前影视投资方的宣传费用已超过作品的制作成本,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令人担忧。同时,优质原创作品稀缺,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观众观影意愿不强。
此外,行业竞争格局也呈现出明显的头部效应。2023年,万达影投票房77.85亿元,市场占有率15.60%;横店影投票房18.04亿元,市场占有率3.61%。这种集中度较高的市场结构,不利于中小影院的发展和良性竞争。
打造电影强国的具体建议
针对这些问题,陈道明提出了以下建议:
- 坚持内容为王,提升电影质量
陈道明强调,电影工作者不能懈怠,要继续努力创作优质内容。“电影本身应该从人民中来,然后回到人民中去。只要有好电影,一定有人看,观众一定会走进电影院。”
- 鼓励创作个性,避免跟风创作
陈道明认为,电影要从“高原”攀向“高峰”,需要电影工作者独特的创作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对于光影色彩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不能因为市场的风向而跟风创作。”
-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陈道明表示,演员不仅要具备出色的演技,更重要的是要选择优质的剧本和团队。同时,整个行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 优化评奖机制,激励优秀作品
中国影协第十一届主席团第二次会议提出,要适时优化完善金鸡、百花奖评选机制,以更好地激励优秀作品和人才。
未来展望:政策支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提出,要推动中国电影的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提升创意为先、创作者为本的行业生态。同时,互联网+模式的继续深化,将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为电影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打造电影强国,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正如陈道明所说:“电影是视听艺术的盛宴。未来,我们还会在技术方面下功夫,让每一位走进影院的观众都觉得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