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质监提醒:小心果冻里的甜蜜陷阱!
江西省质监提醒:小心果冻里的甜蜜陷阱!
近日,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通告称,在市场上销售的部分果冻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具体表现为可溶性固形物不达标、违禁或过量使用甜味剂(如糖精钠和甜蜜素)以及违禁使用防腐剂苯甲酸等。这些添加剂的滥用不仅违反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更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果冻中的"甜蜜陷阱"
在果冻中,最常见的是甜味剂的违规使用。甜味剂是一种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糖精钠、甜蜜素等。这些物质本身并非不能使用,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使用限量。
糖精钠:甜度为蔗糖的200-700倍,大部分经肾排出,但食用过多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人体不吸收,但长期摄入过量的甜蜜素可能会导致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此外,防腐剂苯甲酸的违规使用也值得关注。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防腐剂,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正常使用量下一般被认为是安全的,但长期或过量摄入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等器官产生负担,影响身体健康。
如何识别安全的果冻产品
面对琳琅满目的果冻产品,消费者应该如何识别安全的产品呢?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查看食品添加剂:仔细阅读配料表,关注是否含有违规添加剂。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果冻中允许使用的甜味剂和防腐剂都有明确的限量要求。
关注配料表:配料表按照"用料量递减"原则排序,排在前面的成分含量较高。如果水、果汁等天然成分排在前面,而添加剂排在后面,说明产品相对安全。
检查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选择新鲜的产品,避免购买临近保质期的果冻。
选择正规厂家: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和厂家,这些企业通常更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
留意产品认证:一些果冻产品可能获得HACCP、ISO22000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这些认证可以作为选购时的参考。
消费者选购建议
适量食用:即使是符合标准的果冻,也应适量食用。果冻含糖量较高,过多食用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不利于身体健康。
关注特殊人群: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应谨慎食用果冻。儿童如果食用过多会影响食欲,导致营养不均衡;孕妇如果食用含糖量高的果冻,可能会增加妊娠糖尿病的风险。
理性对待价格:价格过低的果冻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隐患。消费者应理性对待价格,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而不是一味追求低价。
培养健康饮食习惯:虽然果冻口感好、携带方便,但不能将其作为日常饮食的主要来源。应培养均衡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健康食品。
江西省质监局的此次通告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作为消费者,我们既要关注食品的质量安全,也要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通过科学选购和理性消费,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