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调整近两个月,港股怎么看?
持续调整近两个月,港股怎么看?
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并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当时还未收市的港股成为首位“受益者”。当日,恒生指数在15点之后直线拉升,最终收涨2.8%,站上20000点。12月10日,恒生指数更是大幅高开,一度站上21000点。然而,随后却一路回落,当日下跌0.5%。12月11日,恒生指数再次高开低走。今日(12月12日),恒生指数回暖收涨。
拉长时间看,10月7日以来,港股已持续调整了近两个月。
数据来源:Wind
今年下半年港股走势明显快于A股
回顾今年下半年港股与A股行情节奏,港股先于A股发力,且涨幅高于A股,回调也早于A股。
首先,今年8月5日起港股就率先触底反弹,8月累计涨幅达6.2%;9月11日,美联储降息为港股进一步上涨提供催化剂,恒生指数在9月11日至10月7日累计涨幅超34%。
相比之下,A股是在924政策大礼包之后确认反弹,9月24日至10月9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7%,上涨幅度不及港股。
其次,国庆假期后港股回调速度、深度均大于A股。由于前期上涨过快,港股自10月8日开始回调,而A股则在10月9日开启调整。11月6日美国大选结果公布后,港股与A股走势出现分化,港股加速下跌,11月6日至11月29日期间下跌7.5%;而A股则维持震荡,同期仅小幅下跌1.8%。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其中数据截至20241129
港股或在投资高性价比区间
当前港股或已处在高性价比区间,未来政策发力可能推动基本面改善,港股或有上行空间。
从估值看,港股估值已降至历史较低位置。Wind数据显示,当前恒生指数PE、PB已降至2005年以来均值-1倍标准差(3年滚动)附近,其中PE(TTM,截至12月10日)为9.2倍,处于历史19%分位。也就是说,目前港股估值低于历史上81%的时间。
国际对比视角下看,港股估值也处于低位。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恒生指数PE处于2014年以来的14%分位数,明显低于全球其他主要股指。
从成交额看,国庆节后港股成交缩量,恒生指数成交额从10月8日的6204亿元回落至11月底的1335亿元,缩量幅度明显。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其中数据截至20241129
- 从上市公司基本面看,Wind的数据显示,恒生指数成分股2024年9月财季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均值或为5.20%,而净利润率增长率均值则达15.82%。
往后看,政策预期、基本面修复叠加估值低位,港股有望迎来新一轮配置机遇。本次政治局会议表述激发了投资者乐观预期,使得投资者对于房地产成交量价以及消费更加期待。新增“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等表述,表明未来政策工具箱将更加丰富,对港股市场情绪回升有正面作用。
另外,资金层面边际变化也会有利于港股反弹。
- 一是,此前的获利回吐资金或已结束了对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
- 二是,当前港股交易量已回归历史合理化水平;
- 三是,12月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叠加港股市场作为全球低估股市之一,投资性价比上升,此前对香港市场感兴趣的外资将可能会进一步回流港股市场。
关税税率落地之后,不确定性或将显著下降,而且目前市场对关税政策也有较充分的预期和准备,投资前景和能见度有望提高。
港股科技板块潜力大
港股中的科技板块潜力很大。从长期视角出发,一直以来我国始终强调科技自立,同时加大了在科研领域的投入,政策上引导企业加强创新,国内制造业也在积极地向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局”迈进,科技行业未来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车、生物制药、医疗保健等与科技息息相关的产业,不光具有很强的科技属性,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不论是从科技成长角度,还是消费需求角度,整体产业链投资机会有望不断涌现,富含高科技企业的港股科技板块也有望获得较大空间。
港股科技的代表指数,除了恒生科技外,还有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代码931573):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从港股通里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反映港股通内科技龙头上市公司整体表现。Wind数据显示,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2019-2023年年度表现分别为49.64%、93.93%、-25.73%、-31.68%、-13.57%;2024年上半年表现为-8.21%。
成分股均来自港股通标的,流动性或更优:恒生科技指数是在整个港股范围内挑选成分股。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成分股全部来自港股通标的,海外资金和内地资金都可以较为便利的买入。理论上来说,相比于非港股通标的,港股通标的的流动性有望更优。
成分股“龙头”含量高: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成分股中,可以见到“互联网科技龙头”“半导体龙头”“通信龙头”“造车新势力”等身影,“龙头”含量高。
有不少A股未上市的“稀缺”资源:目前不少优秀的大陆科技公司暂未在A股上市,而是赴港上市。很多投资者希望投资的科技龙头资产,需要在港股中寻找。
科技、医药、汽车等领域均有布局:从广义上讲,“科技”不仅包括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传统意义上的TMT产业,新能源车、生物制药等板块的科技含量也不低。比如AI+医药,AI助力CXO、创新药公司实现高效的药物发现;智驾领域,造车新势力实现端到端算法优化等等,都需要科技助力。作为科技类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在商贸零售上的权重占比明显较高,较少涉及医药和汽车等领域。而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成份股主要以科技板块为主,此外在先进制造、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医药等板块也有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