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岛探秘:从南澳大桥到宋井
南澳岛探秘:从南澳大桥到宋井
2015年1月1日,随着南澳大桥的正式通车,这座全长11.08公里的跨海大桥不仅彻底改变了南澳岛的交通状况,更开启了这座海岛发展的新篇章。大桥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岛上居民的出行难题,更让南澳岛从昔日的“孤岛”变成了如今的旅游胜地。
南澳大桥的建设历时36个月,主桥采用斜拉索设计,东西两个主桥塔由48根斜拉索与桥面相连。大桥的建成,不仅缩短了海岛与大陆的距离,更让南澳岛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据统计,大桥通车以来,入岛游客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仅2024年国庆假期,入岛游客就累计超过5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59亿元。
然而,在这座现代化大桥的背后,南澳岛还隐藏着许多历史的印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深澳镇的宋井。相传南宋景炎年间(1276年),礼部侍郎陆秀夫和大将张世忠为躲避元兵追击,护送宋少帝途经南澳时,挖掘了这三口古井。这三口井分别供皇帝、大臣和士兵使用,因此被称为“龙井”、“虎井”和“马井”。更神奇的是,这口距离大海仅十几米的古井,70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清澈甘甜的水质,被誉为“神奇宋井”。
除了宋井,南澳岛上的总兵府也是岛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的军事建筑,曾是明清时期粤东、闽南及台澎海防的重要据点。从建成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这里先后有173位副总兵和总兵驻守,见证了中国海防历史的变迁。
在总兵府门前,一棵被誉为“郑成功招兵树”的古榕树,见证了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据记载,1646年,郑成功在此树下招兵买马,建立了郑家军,并最终成功收复了被荷兰占领38年的台湾。这棵已有444年历史的古榕树,如今依然枝繁叶茂,树高20多米,主干围达15米,成为南澳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南澳岛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更是一座充满自然美景的海岛。青澳湾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拥有金色沙滩和碧绿海水;风车山上,亚洲最大的海岛风电场静静地运转着,为海岛提供着清洁能源;北回归线标志塔“自然之门”矗立在岛上,成为一道独特的地理标志。
从南澳大桥到宋井,从总兵府到郑成功招兵树,南澳岛上的每一处景点都在诉说着这座海岛独特的历史故事。这座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海岛,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更是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