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唢呐最早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最早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左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唢呐最早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最早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左右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5934541885_161b9ec3d040019c84.html?from=news

唢呐最早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最早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左右。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唢呐作为世界双簧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逐渐传入我国。就连“唢呐”这个名字,也是古代波斯语Surnā的音译。

在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的伎乐壁画上,就有吹奏唢呐的形象。接着在金、元时期,唢呐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并被译作“锁呐”、“销呐”、“苏尔奈”、“锁奈”、“唆呐”等一众名称。

到了明代后,古籍中开始有了关于唢呐的文献记载。明代武将戚继光还曾将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呢,他在《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明代后期,唢呐在戏曲音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唢呐最初并非专属于祭祀和去世的场合。在古代,唢呐因其浑厚纯正的音色,常被用于官府盛大庆典和官员出行仪仗的奏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唢呐逐渐被民间所接受和喜爱,开始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