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不可避免,如何保护孩子?上海法院这样做
离婚不可避免,如何保护孩子?上海法院这样做
数据显示,2023年,几乎每3对新人结婚,就有1对旧人离婚。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孩子免受离婚影响,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面对离婚,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对孩子造成伤害。上海崇明法院通过创新举措,帮助父母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降低离婚对孩子的影响。
法院的暖心提示:让爱不缺席
202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人民法院开展相关工作,督导父母当好合格家长,避免离婚纠纷对未成年人产生不利影响,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在湖北省天门市人民法院干驿法庭的一起离婚案件调解现场,当事人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函。提示函中写道:“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依靠。父母因离婚产生纠纷,子女将面临心理上、生活上的巨大变化。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双方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这份提示函,不仅是一份法律文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提醒。它告诉父母,即使婚姻关系结束,对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永远不会改变。
从个案看实践:如何保护孩子权益
在福建省霞浦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一方当事人以双方感情不和为由提起离婚诉讼,要求三个未成年子女均由对方当事人抚养,且每月只愿支付1000元抚养费。双方当事人分居后均到外地工作,三个子女随爷爷奶奶生活,而当事人对孩子关心较少。
霞浦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雷树连表示,这类案件需要重点关注,向离婚案件当事人做好“提示”工作,引导当事人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生活保障及成长环境安全、教育等方面的需求。
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二胎家庭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就子女抚养问题产生争议。男方要求“均分”两个孩子,即女儿随自己生活,儿子随女方生活。而女方则要求两个孩子都由自己抚养。
法院经审理认为,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应当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并充分保障子女身心健康。考虑到两个孩子年龄尚小,一直随母亲生活,且父亲因工作原因难以给予足够陪伴,最终判决两个孩子均由母亲抚养,父亲支付相应抚养费。
心理学视角:离婚不等于伤害
美国心理学家Wallerstain等人对60个离异家庭的父母及子女进行了长达25年的深度追踪和访谈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离婚会对孩子造成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不可避免。事实上,75%-80%的孩子能够适应父母离婚,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
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离婚前家庭的气氛”比“离婚”这件事本身对子女身心的发展有更不良的影响。如果一个家庭充满争吵和冲突,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可能比离婚本身更大。
共同守护: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面对离婚,父母应该如何保护孩子?专家建议:
理性沟通:父母双方应就孩子的抚养问题进行充分沟通,达成共识,避免将孩子卷入争执。
关注心理需求: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制定合理计划:明确抚养权归属,制定详细的探视计划,确保孩子能与双方父母保持联系。
保持积极心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影响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多陪伴孩子:通过共同活动、谈心等方式,加深与孩子的感情联系。
尊重孩子成长: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给予适当的自由空间。
离婚虽然会给孩子带来一些挑战,但通过父母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完全可以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