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旅游陷阱识别指南,教你避开这些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旅游陷阱识别指南,教你避开这些坑!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26985
2.
http://sc.people.com.cn/n2/2025/0126/c345459-41121367.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24A04REG00
4.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752973
5.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86534
6.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1a3db3cd-ce3a-4a14-ac93-ce2d39e79b71
7.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4A01P7900
8.
https://www.duoshouma.com/archives/1672
9.
https://www.lcxgzs.cn/news/detail/id/6696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推出旅游避“坑”指南系列宣传活动,帮助游客识别在旅行中可能遭遇的各种陷阱,并提供防范与应对的有效建议。通过真实诈骗故事与指导意见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专家提醒,在选择旅行服务时要保持理性消费的态度,避免轻信个人社交账户,务必通过部门认定的正规在线旅游平台进行产品预订,核实旅行社资质,警惕低价诱惑,签订正规合同并仔细核对付款信息与发票是否一致。

01

常见旅游陷阱

不合理低价游

一些旅行社以极低的价格吸引游客,但实际上在旅行过程中会通过各种方式增加额外费用,如强制购物或参加自费项目。例如,李某在某网络平台看到低价旅游产品,未详细了解就贸然下单,结果发现许多产品都有严格使用限制,如有的代金券只能当天使用,有的酒店难以预约等,最终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强制消费

一些不良导游或商家可能采取强制消费的手段。他们会带领游客到特定商店,施压购买高价商品,或强制参加额外付费项目。例如,王某在搭乘出租车时被司机带到“旅游中心”购买了包含多个景区门票的168元游览套票,但实际发现许多景区都是免费开放的,所谓的“专人讲解”也是有名无实,还不断带游客进入购物店消费。

购物陷阱

在旅游景点,一些纪念品或特产的价格可能会被人为抬高,游客在不了解市场行情的情况下容易被宰。例如,张某在小区物业公司的推荐下参加了一个四天三晚的旅游团,途中被导游带到一家销售厨具的购物店,在店家的诱导下花4000余元购买了一套厨具,回家后发现只是普通金属制品,同类商品的真实售价仅为几百元。

套票陷阱

一些景点会推销包含多项活动的套票,但实际上有些项目可能并不值得参与,或者存在隐形消费。例如,部分商家或个人利用信息不对等,向游客推荐所谓的“套票”“通票”,不仅价格远高于市场定价,还为购物店引流。

交通骗局

在旅游目的地,可能会遇到非法运营的车辆,它们可能会绕路、乱收费。建议使用正规的网约车平台或选择正规出租车公司,长途旅行应选择正规客运站购票,避免使用“黑车”。

虚假承诺

为规范假日期间旅游市场价格行为,多地旅游协会、酒店民宿行业协会发起价格自律承诺,但有的商家边承诺,边违约涨价。例如,福建省泉州市旅游协会发起《规范价格行为承诺书》后,某民宿却在线上平台进行涨价,且涨价幅度超出承诺价格。

“花式”毁约

一些消费者在假期出行前,早早预订了旅游目的地的酒店、民宿。假期临近时,部分商家发现人流量爆火,客房需求旺盛,便以“被警方查封”“要装修”“客房漏水”“天气不好”“电源损坏”“家电坏了”等各种理由将之前消费者预订的客房退订或单方毁约,并将房间价格提升。

霸王条款

一些酒店、民宿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趁机收取高额违约金。例如,有酒店、民宿在其平台预订页面上标注有“订单一经确认,不可变更或取消,在未能如约入住的情况下,将收取全额房费作为违约费用”等内容。

02

如何防范旅游陷阱

  1. 选择正规旅行社和景区,查看评价和口碑。提前研究目的地信息,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和可能存在的陷阱。

  2. 保留所有消费凭证,以备后续维权。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当地旅游局或警方求助。

  3. 尊重当地文化,与当地人友好相处,获得更真实的旅行体验。购买旅游保险,为意外情况提供保障。

  4. 购买景区门票时要通过正规渠道,选择正规商店或管理规范的市场购买商品,警惕促销陷阱,切莫盲目购物冲动消费,注意留好消费票据,谨慎识别诱导购物行为。

  5. 在选择旅游产品时,要根据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估算价格,远离不合理的低价游。旅游购物时,不要轻信宣传,不要冲动消费,购物要留存好发票收据。

  6. 如遇商家进行价格承诺后,涉嫌不履行对商品价格作出的承诺,消费者可向市场监管局反应,市场监管局将立案调查,并督促商家对已订房差价予以退款。

  7. 购票要尽量通过官方正规渠道,不要轻信所谓折扣票、优惠渠道,应理性评估票价是否合理,不要轻信“特价机票”“内部渠道”等宣传。

  8. 如遇经营者以“房量不足未接受订单”等为由,单方短信通知消费者取消订单,并退回定金,随后提升该房间价格,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9. 酒店的这些条款侵犯了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属于不公平格式条款。同时,该行为也违反了《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构成利用格式合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应属无效条款。遇到此类情况,大家可及时向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10. 参团旅游应选择有出境游经营资质、信誉良好的正规旅行社和质价相符的旅游产品,签订正规合同并购买相关保险。请谨慎对待“低价游”,避免因此陷入旅游纠纷。

  11. 货币兑换要选择正规合法的换汇途径,谨防上当受骗。妥善保管好个人证件财物,以免丢失被盗。注意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12. 如果在境外遇到紧急情况,比如境外旅途中与旅行社发生纠纷或因航班变更、取消等导致行程延误,一定要及时与旅行社、航空公司等相关机构协商解决,保留相关证据,合理表达诉求,避免言行过激,也可拨打国家旅游服务热线(+86—10—12301)向国内主管部门投诉。

  13. 如遇执法人员问询,可请其出示有效执法证件,保持冷静并积极配合,客观、如实、准确回答问题。沟通中如有困难可请求翻译协助,避免因理解偏差引发误会。如遭遇抢劫、车祸等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应在保障自身安全前提下沉着应对,及时向警方报警,视情况联系中国驻外使领馆寻求协助。

通过了解这些常见的旅游陷阱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游客可以更好地享受旅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记住,理性消费和保持警惕是安全旅行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