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升级!大连体育公园新体验
“智慧”升级!大连体育公园新体验
大连市积极推进体育公园建设,通过智能化升级提升市民运动体验。目前,全市已拥有7个体育公园,其中“十四五”以来新建(改造)6个,提前一年完成国家指导任务指标。
2024年12月30日,中山公园智慧体育公园正式开园,标志着市民熟悉的中山公园华丽变身,以“大连主城区第一个智慧体育公园”的全新身份正式亮相。
这里不仅新建了户外篮球场、户外乒乓球场和多功能运动场,还对健身步道重新修整并进行智慧化升级,新设了1个智慧健身大屏、1个智能体测站、2个智慧信息采集柱,通过人脸识别和大数据智能系统,实时显示运动距离、时长、速度、消耗卡路里等运动数据。
在体育公园健身器材区的竞速健身车上,两位市民正在PK,铆足劲全速发力,冲向地图上的终点。和普通健身单车不同,这款全新的竞速健身车能实现两人竞速PK,在前方屏幕的地图上,还能实时显示位置。
体育公园为了兼顾不同年龄群体的体育健身需求,还规划了儿童活动区、残障人活动区、青壮年活动区、球类活动区、娱乐休闲区、棋牌活动区六大功能区,配备种类丰富的智能化健身设施,以健康步道为主线串联,形成“一线六区”的功能布局,为市民提供了以运动为主、兼具休闲娱乐功能的体育运动场地。
包括中山公园智慧体育公园在内,去年全市还新建了普兰店区西山文化体育公园、瓦房店市东山体育公园、金普新区足球公园等 4个体育公园。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等七部委印发的《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目前全市已拥有7个体育公园,其中“十四五”以来新建(改造)6个,提前一年完成国家指导任务指标。
未来,大连将构建由“自然体育公园(城镇开发边界外)—城市体育公园(城镇开发边界内)—健身绿道”组成的全域体育公园格局,打造覆盖全域、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共享的体育公园体系,不断完善城市体育服务功能,建设“更自然、更精美、更有温度”的绿色健身空间。
大连市人大代表韩冬梅建议,抓住城市更新的机遇,相关部门加强统筹谋划,对体育设施规划进行专项研究,增加市民健身设施。增加综合健身馆、广场、游泳馆、足球、篮球、健身点等,形成多样化、无处不在的健身休闲空间。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加强体育服务规范性建设。
大连市政协委员刁金翌建议,将大型体育赛事的短期性、封闭性的特点,和文化旅游的长期性、开放性的特点相结合,增加热门赛事和特色赛事的市场开发和宣传力度。通过一场赛事,获得体育、文化、旅游三份“套餐”的优惠服务。发布“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清单,以赛事拉动体育+文旅融合消费。将非遗与赛事融合,共创大连体育文创的消“沸”力。将体育非遗项目融入全年赛事中进行热场和表演,通过创意设计,开发集赛事品牌、大连地标、非遗于一体的大连体育文创IP及衍生产品,赋能大连体育经济。
大连体育、文化旅游相关部门共同出台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经济的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导扶持企业和优秀体育人才创立体文旅融合优质项目,推出体文旅一体化配套服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