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十一理性消费指南:避开陷阱,享受购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十一理性消费指南:避开陷阱,享受购物

引用
21经济网
7
来源
1.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1017/herald/c47279efef92f5023a8db45311e7f45c.html
2.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4/1112/c1004-40359497.html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0-14/doc-incspfhy8234487.shtml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29866
5.
https://www.sohu.com/a/820582430_122066678
6.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6236
7.
http://smx315.cn/pc/fwzx.asp?a=newsview-378

2024年的双十一购物节比以往来得更早。从10月14日起,各大电商平台陆续开启双十一活动,战线拉长至一个月之久。这种变化背后,折射出电商行业正在经历深刻转型:从单纯追求业绩转向提升消费体验,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服务。

然而,在这场购物盛宴中,如何保持理性消费成为每位消费者必须面对的课题。根据人民网财经记者调查,虽然很多消费者成功淘到心仪商品,但促销折扣暗藏“猫腻”、物流延迟、货不对板等问题依然存在。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吕来明指出,今年双十一呈现出三个重要变化:热度下降但时间拉长,活动转向多元化精细化服务,价格竞争程度相对弱化。

01

消费主义陷阱:双十一的非理性消费现象

在双十一期间,消费者容易陷入哪些非理性消费陷阱?消费心理学研究表明,消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产生深远影响。消费主义强调物质至上,将个人价值与物质财富挂钩,通过广告和营销策略不断塑造新的消费观念和价值标准。

具体表现为:

  1. 品牌符号堆砌:商品被赋予品牌、价格等符号内涵,成为衡量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标尺。部分消费者在虚荣心驱使下,不顾自身经济能力盲目追求高端品牌。
  2. 攀比心理严重:在校园内,攀比与虚荣之风蔓延,部分学生在盲目追逐物质的过程中忽视了个人经济承受能力。
  3. 盲目跟风:受社交媒体和周围同学影响,一些消费者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不加思考地购买热门商品。
02

理性消费指南:双十一购物攻略

面对双十一的购物热潮,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持理性,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

  1. 规划先行,理性为基
  • 制定购物清单,明确需求
  • 仔细阅读各平台和商家的预售及促销规定
  • 选择信誉良好、进货渠道正规的购物平台
  • 慎重预付定金,避免落入复杂保价规则的陷阱
  1. 识别套路,警惕陷阱
  • 提防价格套路:有些卖家会在双十一前提高价格,然后在活动当天回落,甚至比原价更贵
  • 注意优惠券使用条件:某些优惠券可能有限制条件,如限购或特定商品使用
  • 提前记录商品价格,对比实际优惠幅度
  1. 注意安全,防范诈骗
  • 从正规渠道下载APP,并设置不同密码
  • 防止信息泄露,及时举报非法获取隐私信息的行为
  1. 细读条款,保障权益
  • 仔细阅读商品详情、退换货政策、售后服务条款
  • 了解清楚商品规格、材质、产地等信息
  • 保留好购物凭证,如订单截图、发票
  1. 关注物流,及时维权
  • 及时关注物流信息,与商家保持良好沟通
  • 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联系商家或平台客服
  • 通过电商平台、12315和消费者协会等渠道维护权益
03

共建良好消费环境:平台与消费者的责任

专家建议,电商平台应加强监管,明确带货主体和商品来源,加强对直播间运营者和主播的身份核验。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渠道,理性对待促销活动。

走过16年的双十一,不仅是消费的狂欢,更是品质与服务升级的见证。通过加强监管、提升质量,让每一次线上消费都能成为一次满意的购物体验,如此才能持续激发消费者的热情,共享电商节日盛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