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消费新宠:健康食品线上热卖
春节消费新宠:健康食品线上热卖
春节前夕,健康食品在线上平台销量激增,低脂、低糖、高纤维的产品成为热门选择。各大品牌纷纷推出针对春节的健康食品系列,并通过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进行精准营销,吸引大量年轻家庭购买。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也为快消品牌提供了新的商机。
健康食品走俏春节市场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持续提升,春节期间健康消费明显升温。电商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健康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消费增长强劲,“健康”成为置办年货和节日馈赠的新潮流。
在北京海淀区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彭博表示,健康产品占了他年货清单的大头。其中,既有给父母买的进口保健品,也有自己用的颈椎按摩仪,还有走亲访友用的滋补礼盒等。“大家如今更重视健康消费,很多朋友选择健康属性的商品作为新年礼物。”彭博说。
一份关于2024新年送礼趋势的调查显示,被调查消费者在购置新年礼物时,87%会关注产品是否具有健康属性,位列关注点第一名。
美团买药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美团买药直播间热度环比上升2.5倍,仅“健康过大年”万店直播活动订单量就环比增长127%。“伴随用户消费观念的转变,健康需求持续增加和细化。‘健康年’成为近几年春节的热门关键词。整体来看,用户春节期间购买健康类产品的热度全面上涨,呈现出刚需化、常态化和个性化的新趋势。”
热销品类:从滋补品到健康零食
保健滋补类产品成为春节送礼主力。美团买药发布的春节健康消费报告显示,阿胶、复合维生素片、维生素C泡腾片、褪黑素片、蛋白粉等产品成为新年健康储备的“硬通货”。天猫健康年货节的统计数据显示,燕窝滋补品、阿胶、钙、蛋白粉、氨糖成为最受欢迎保健品前五名,与“送长辈”相关的健康礼盒搜索同比增长80%。
小仙炖鲜炖燕窝副总裁、首席供应链官葛斌介绍:“近年来,在节礼市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营养健康、包装精致,具有多重价值和能够满足多元礼赠场景的产品。”以今年春节为例,小仙炖携手非遗艺术家、五大米其林餐厅推出的祥龙馈岁龙年限定礼盒销量同比增长150%。
随着国潮兴起,一些传统中式健康产品也受到消费者追捧。美团买药“健康过大年”万店直播活动中,苏州老字号雷允上川贝粉单场订单量环比增长超7倍,新会陈皮环比增长超6倍。河南张仲景大药房旗下仲景养生坊黑芝麻丸订单量环比增长超50%。中华老字号百花蜂业在年货销售中选了450g蜂蜜产品入驻某直播间,推出4瓶爆款套装,创造平均单场5分钟销售超7000单的成绩。
健康零食也成为春节期间的热门选择。郑州的好想你红枣专卖店,就以其健康零食为主打,受到许多家庭的追捧。市场调查显示,健康零食已成为越多家庭的节日选择,其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增加。根据店内销售数据显示,健康类零食的销售额对比去年增长高达300%,更有甚者在短时内达到1500万元的日销售额。
创新营销:线上线下联动
各大品牌纷纷创新营销方式,线上线下联动,打造沉浸式体验。以劲仔食品为例,其通过“年年有鱼”主题营销活动,线上线下联动,打造品牌专属大事件,整体传播总曝光量高达4.14亿,总互动量超367.9万。
在线上,劲仔以#劲仔年年有鱼 #年年有鱼劲享欢乐 为品牌主话题阵地,并发布“年年有鱼”挑战赛,为用户打造了记录和分享他们与鱼灯相遇时刻的主场。劲仔还邀请小宇菇菇、王小潮、房琪kiki三位抖音头部博主前往自贡,与非遗鱼灯传承人,学习自贡彩灯传统制作工艺,共同制作巨型非遗鱼灯,并护送这条大鱼到活动现场。通过达人共创示范,以及高传播、强记忆点、有范好玩的抖音内容,劲仔将“年年有鱼”的创意内涵,深植于用户内心,引导全民参与挑战赛。
在线下,劲仔在人流量巨大的长沙黄兴广场,以这组非遗鱼灯为核心视觉,打造出了年味十足的劲仔新年心愿集市,让“年年有鱼”的主题更加具象化。在这个集市里,巨型鱼灯、巨型娃娃机等装置可满足人们打卡需求;“祈愿树”满足了大家手写新年愿望并亲自挂上树梢的仪式感;互动区游戏可满足用户的互动需求;产品展示则打造了沉浸式春节逛市集、买年货的热闹氛围。广大市民、游客纷纷前往现场打卡拍照,仪式感满满。
现场更有数十个劲仔公仔惊喜亮相,让用户进一步体验到“年轻有趣又好玩”的品牌属性。大家纷纷围观拍照,带着对“年年有鱼”好运的期许,将春节祈福的氛围拉满。劲仔新年心愿集市除了空降长沙黄兴广场,还在全国部署了其他六个重点城市(武汉、西安、广州、深圳、许昌、岳阳),以七城同开的规模、沉浸式体验增加年味,让消费者在趣味互动中,提升对品牌的好感。
健康食品市场趋势
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健康食品在春节消费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已从单纯的礼品转向日常消费,呈现出刚需化、常态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同时,品牌营销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从传统的广告投放转向线上线下联动、社交媒体话题营销和品牌IP化运营。
未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健康食品市场将持续增长。同时,品牌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创新营销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将成为品牌制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