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专家教你应对空难心理创伤
东航专家教你应对空难心理创伤
2025年1月29日晚,美国华盛顿雷根国家机场附近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空难事故。一架美国航空的支线客机与一架美军“黑鹰”直升机在波托马克河上空相撞,导致67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客机上的64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以及直升机上的3名士兵。这场悲剧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损失,也给遇难者家属、幸存者(如果有的话)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了深远的心理创伤。
空难带来的心理创伤
空难发生后,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遇难者家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指出,空难乘客家属的心理创伤期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急性应激、愤怒情绪释放、讨价还价、抑郁和接受复原。在急性应激阶段,家属可能会出现震惊、否认、麻木等反应;随后可能会感到愤怒,对航空公司、政府或任何人可能承担责任的对象产生怨恨;讨价还价阶段则表现为不断回想“如果……就好了”;抑郁阶段则是深深的悲伤和绝望;最终,大多数人都会逐渐接受现实,开始恢复正常生活。
对于空难幸存者来说,心理创伤同样不容忽视。根据2016年的一项研究,在空难幸存参与者中,47%的人在九个月后有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风险,35%的人有患上抑郁症的风险。空难幸存者可能会反复经历事发时的恐怖场景,出现闪回、噩梦、极度焦虑等症状。有些人甚至会发展出飞行恐惧症,对乘坐飞机产生强烈的恐惧和回避心理。
空乘人员作为空难事件的直接见证者,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不仅要处理自己的情绪,还要在紧急情况下安抚乘客。一项研究显示,78%的空难幸存参与者在空难后表现出情绪或情感症状,如过度警觉和睡眠困难。空乘人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甚至影响后续的工作能力。
如何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面对空难带来的心理创伤,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至关重要。东航MU5735坠机事件发生后,心理专家团队迅速介入,为家属提供心理援助。专家建议,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支持至关重要。通过观察、聆听和建立连接的方式,心理救援团队能够更好地帮助救援对象从悲痛中走出来。
对于家属而言,建立一个稳定的支持系统非常重要。这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朋友和社区的帮助,以及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在悲伤和哀悼的过程中,允许自己感受各种情绪,不要压抑或否认,是走向复原的重要一步。
空难幸存者则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来帮助他们处理创伤。认知行为疗法(CBT)和眼动脱敏和再加工疗法(EMDR)被证明对PTSD有效。同时,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都有助于身心的恢复。
空乘人员所在的航空公司也应该提供系统的心理支持计划。定期的心理健康检查、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在紧急事件后的及时干预,都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给予空乘人员足够的休息时间和心理恢复期,避免过早重返工作岗位,也是很重要的。
应对空难心理创伤的具体建议
寻求专业帮助:无论是家属还是幸存者,都应该及时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心理医生和临床心理学家能够提供必要的心理治疗和支持。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加入相关的支持团体,与其他经历类似创伤的人交流,可以减轻孤独感,获得情感支持。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的作息、适量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都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学习应对技巧:通过冥想、深呼吸、正念练习等方式,学会管理焦虑和压力。
逐步面对恐惧:对于飞行恐惧症患者,可以在专业指导下,通过系统脱敏疗法,逐步克服对飞行的恐惧。
记录和表达感受:写日记、绘画或参与艺术治疗,都是表达内心感受的有效方式。
给自己时间:心理创伤的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对自己太过苛责,允许自己慢慢走出阴影。
空难带来的心理创伤是深远的,但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大多数人最终都能重新找回生活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要记住:寻求帮助是勇敢的表现,而不是软弱。每个人都有能力从创伤中恢复,重新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