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教授支招:如何调整心态迎接新学期
华中师大教授支招:如何调整心态迎接新学期
随着新学期的临近,许多学生开始感到焦虑和不安。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勤学指出,这种现象在学生群体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长假之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整心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刘教授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
假期后的心理挑战
假期结束后,学生可能会面临多种心理挑战。首先是过度放纵心理。在假期中,许多学生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出现暴饮暴食、熬夜玩手机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打乱原有的生活节奏,导致开学后难以适应。
其次是节日心理失调。从紧张的学习状态突然转向轻松的假期模式,再重新回到学习状态,这种转变可能会引发心理不适。一些学生可能会感到焦虑、忧伤或失落,甚至影响到身心健康。
最常见的是上学恐惧症。习惯了轻松愉快的假期生活,面对即将到来的学习压力,一些学生会出现烦躁不安、失眠、胃口不佳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通过装病等方式逃避上学。
调适方法
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刘教授建议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调整作息时间:提前一周开始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安排生活,逐步调整生物钟,避免开学后出现严重的睡眠问题。
制定学习计划:在家长的协助下,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目标不宜过高,可以从简单的任务开始,逐步增加难度。
适度运动: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打球等。运动能够提升大脑内多巴胺的分泌,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培养兴趣爱好:利用假期剩余时间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音乐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转移对开学的焦虑,还能提升自我价值感。
情绪管理: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当感到焦虑时,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对于家长来说,支持和引导同样重要:
营造轻松氛围:避免过度施压,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通过一起做家务、散步等方式增进亲子关系。
合理期望: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适应新学期的变化。
关注情绪变化: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如果发现孩子有严重的焦虑情绪,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以身作则:家长自己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等。
提前准备,从容应对
距离秋季开学还有7个月的时间,现在开始准备还来得及。刘教授建议,与其等到开学前临时抱佛脚,不如从现在就开始逐步调整。比如每天减少半小时的娱乐时间,增加半小时的学习或运动时间。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更平滑地过渡到学习状态。
同时,家长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担忧,共同制定新学期的目标和计划。这样不仅能减轻孩子的焦虑感,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新学期即将开始,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合理的心理调适和生活安排,我们可以以更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记住,开学不仅是学习的开始,更是个人成长的新起点。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