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尔雅·释亲》揭秘:古人家族称谓大起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尔雅·释亲》揭秘:古人家族称谓大起底!

引用
百度
6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8A%E4%B8%8A/10772348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27A04SI900
3.
https://www.gjrwls.com/people/20240419/965983894560047104.html
4.
http://m.zhishishu.top/Article/index/8032aa80-0135-4ec6-8421-208c933e2efb
5.
https://www.shuge.org/view/er_ya_yin_tu/
6.
http://www.nanchens.com/hkcs/hkcs00/001.htm

《尔雅·释亲》作为我国最早研究亲属关系的专著,收录了200多个古代亲属称谓语。通过对这些称谓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信息,还能揭示出当时的婚姻制度和家庭形态。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些有趣的家族称谓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01

《尔雅·释亲》:古代亲属称谓的百科全书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也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尔雅》的“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即以雅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尔雅》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后来列为十三经之一。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共19篇,其中第四篇《释亲》专门解释亲属称谓。

02

个体称谓:尊祖敬亲的文化传统

在《尔雅·释亲》中,对直系亲属的称谓尤为重视,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

  • 考、妣:这是对父母的尊称。“考”本义为“老”,引申为对父亲的称呼;“妣”则指母亲。这两个字常用于祖先的称谓,如“高祖考”、“高祖妣”等,体现了对祖先的尊崇。

  • 父、母:最基本的称谓,但在古代有着严格的使用规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使用更具体的称谓,如“家父”、“家母”等,以示谦敬。

  • 祖、妣:与“考”、“妣”类似,但更强调辈分的尊贵。在祭祀和正式场合,使用频率较高。

03

夫妻称谓:婚姻制度的缩影

古代夫妻之间的称谓,不仅体现了夫妻关系,还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制度和社会习俗。

  • 舅、姑:这两个称谓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多见,但在古代却非常重要。“舅”原指丈夫的父亲,后来泛指舅舅;“姑”则指丈夫的母亲,后来泛指姑姑。这种称谓的变化,反映了古代婚姻中男方家庭地位的变化。

  • 嫜、婿:妻子称丈夫的父母为“嫜”,丈夫称妻子的父亲为“婿”。这些称谓体现了古代婚姻中夫妻双方家庭的互动关系。

04

亲属称谓:家族关系的纽带

在古代大家族中,亲属称谓更是复杂而严谨,每个称谓都承载着特定的家族关系和文化内涵。

  • 伯、仲、叔、季:这是兄弟之间的排行称谓,体现了长幼有序的家族伦理。老大为“伯”,老二为“仲”,老三为“叔”,最小的为“季”。

  • 娣、姒:娣指妹妹,姒指嫂子。在古代大家族中,娣姒关系往往影响着家族的和谐。

  • 从父、从母:指伯父、伯母或叔父、婶母。这些称谓体现了家族内部的分支关系。

05

称谓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些亲属称谓不仅仅是简单的称呼,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等文化传统。

  1. 尊祖敬亲:通过“考”、“妣”等称谓,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

  2. 长幼有序:伯、仲、叔、季的排行称谓,体现了家族内部严格的长幼秩序。

  3. 男女有别:在夫妻称谓中,男方家庭成员的称谓往往更为尊贵,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男权文化。

  4. 家族伦理:娣姒、从父从母等称谓,体现了大家族内部复杂的伦理关系。

通过《尔雅·释亲》中的亲属称谓,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古代社会的家族关系,更能窥见中华民族尊祖敬亲、长幼有序等文化传统。这些称谓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观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