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师范热”退潮,教师职业将何去何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师范热”退潮,教师职业将何去何从?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1466649_350650
2.
https://www.sohu.com/a/765762880_120554784
3.
https://www.sohu.com/a/848402838_99981389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41F0L70519844C.html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20187
6.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926/herald/c27e8fb8a0507d20f6b581df2582a640.html
7.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4/content_6946216.htm
8.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501/t20250122_2111299056.html

近日,教育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总数为49.83万所,较上年减少2.02万所,而专任教师总数却增至1891.78万人,较上年增加11.42万人。这一增一减之间,折射出我国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01

“师范热”为何降温?

“师范热”曾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一大现象。据统计,2023年教育类相关专业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然而,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却呈现先短期缓慢上升后加速下降的趋势。这一供需矛盾,促使多地教育部门开始主动给教育类专业“降温”。

以新疆为例,2023年新疆专升本招生计划中,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教育类专业的招生人数大幅缩减,其中小学教育专业总招生人数减少60人,学前教育专业总招生人数减少11人。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大学等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分别缩招75人、56人。

四川、山东、河北等地也相继出台政策,严格控制教育学专业新增布点。山东省明确教育类专业原则上不再新设,河北省则要求师范类专业招生计划逐年缩减。

这一系列政策调整的背后,是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深远影响。2022年,我国新生人口数量首次跌破千万,减少至956万人。这一趋势将对教育行业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学龄儿童数量的下降,意味着未来教师需求将大幅减少。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团队预测,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

02

教师职业将何去何从?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教师职业是否将走向衰落?答案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虽然传统学科教师面临过剩风险,但教育行业也在孕育新的机遇。特殊教育、艺术体育等专业教师的需求依然旺盛。例如,2022年教育部批准设立我国首个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范)专业,显示出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

教育技术的革新也为教师职业带来了新可能。在线教育、智能辅导系统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也为教师提供了新的职业发展路径。未来的教师需要具备运用新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这将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03

理性看待“师范热”,未来路在何方?

对于正在考虑选择师范专业的考生来说,理性看待“师范热”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面临的挑战,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教育行业转型带来的新机遇。

考生在选择师范专业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向:

  1. 特殊教育:随着社会对残障人士教育事业的重视,特殊教育行业呈现出招生冷、就业热的景象。特殊教育机构通常配备较好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薪资待遇也较为可观。

  2. 艺术体育等特色专业:这些领域的教师需求相对稳定,竞争压力较小,且更易于在城市学校获得就业机会。

  3. 乡镇教育:随着城市地区教职竞争加剧,乡镇地区由于教师缺口较大,可能继续保留编制,成为“带编”教师的一个不错选择。

  4. 教育技术与在线教育:具备教育技术背景的教师将在未来教育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5. 跨学科、多元化发展:未来的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综合素养,这将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新趋势。

总之,“师范热”的降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未来的教师职业将更加注重专业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对于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年轻人来说,关键是要不断提升自我,适应教育行业的新变化,在新时代的教育领域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