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后手抖?当心特发性震颤找上门!
喝酒后手抖?当心特发性震颤找上门!
长期饮酒不仅会导致手抖,还可能引发特发性震颤这种神经系统疾病。特发性震颤患者在紧张激动或做精细动作时会颤抖,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果你发现酒后手抖,请尽快戒酒并咨询医生,避免进一步损害健康。记住,为了自己和家人,少喝酒才是王道哦!
特发性震颤: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简称ET)是成人动作性震颤的最常见原因。据《中国震颤患者白皮书》显示,特发性震颤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9%,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更是高达4.6%。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
特发性震颤的典型表现是手震颤,这种震颤会在手臂运动或保持抗重力姿势时加剧,严重影响书写、用杯子喝水、使用餐具等日常活动。除了手部,头部和声音也可能受到影响,但下肢很少受累。这种疾病往往呈家族性遗传,如果家族中有类似病史,患病风险会更高。
酒精:特发性震颤的重要诱因
长期饮酒是导致特发性震颤的重要因素之一。酒精会影响人体对钙、镁、钾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这些元素对维持神经和肌肉功能至关重要。缺乏时易引起颤抖或抽筋。此外,酒精本身也会直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受损,从而引发震颤。
更值得注意的是,长期饮酒者在戒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手抖加重的现象,这是典型的戒断症状之一。这种症状通常发生在清晨,因为夜间睡眠后血液中酒精浓度下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发展成更严重的酒精戒断性癫痫或震颤性谵妄。
最新治疗方案:脑部磁波刀手术
目前,对于特发性震颤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虽然仍是大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大约50%的患者会产生耐药性或对药物没有反应。因此,能显著改善震颤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手术治疗方式,成为了一个必要的选项。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无创手术方式——脑部磁波刀手术,为震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种手术将聚焦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相融合,先通过磁共振成像(MRI)精准定位至治疗靶点,在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病灶达到治疗目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全程保持清醒,医生可随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更准确地掌握患者情况进行治疗。
根据2022年8月发表在《神经外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通过使用ExAblate Neuro(首款获得FDA批准的MR引导聚焦超声设备)对75位中度到重度的特发性震颤患者进行脑部磁波刀手术治疗后,随访收集治疗后五年内的相关数据。患者在接受脑部磁波刀手术治疗后,单侧肢体震颤在术后5年里震颤情况持续有改善。相较基线(患者治疗前的情况),改善率维持在72.6%~77%。特别是术后第5年,震颤改善率依然维持在73.1%。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了磁波刀手术的显著疗效和持久性。
预防建议:适量饮酒,关注早期症状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对于有饮酒习惯的人来说,适量饮酒至关重要。根据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建议,男性每周饮酒量不应超过21单位,女性则不应超过14单位。通常一个单位的酒大约等于240mL的啤酒或苹果酒、一小杯的威士忌或其他烈酒、一小杯的葡萄酒。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饮酒后出现手抖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这可能是特发性震颤的早期信号。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避免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特发性震颤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但通过及时的治疗和科学的管理,患者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出现相关症状,请不要犹豫,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记住,健康永远是最重要的,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让我们从适量饮酒开始,关注每一个细微的身体变化,共同守护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