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春晚分会场:才旦卓玛再登台,38种非遗惊艳亮相
布达拉宫春晚分会场:才旦卓玛再登台,38种非遗惊艳亮相
除夕之夜,当夜幕降临在雪域高原,布达拉宫广场上灯火璀璨,一场视听盛宴正在上演。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首次在西藏拉萨设立分会场,以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为背景,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艺术盛宴。
88岁才旦卓玛再登台,唱响《翻身农奴把歌唱》
在众多节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88岁高龄的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的登台表演。这位被誉为“西藏的夜莺”的艺术家,再次用她那充满激情的歌声,唱响了《翻身农奴把歌唱》。
才旦卓玛的一生见证了西藏的巨变。从一个农奴家庭的女儿,到成为国家一级演员,她的艺术生涯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从1961年首次参加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到1965年演唱《翻身农奴把歌唱》,再到1998年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才旦卓玛用歌声记录了西藏的发展历程。
30秒惊艳世界,国家级非遗《飞弦踏春》
晚会的开场节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飞弦踏春》。30秒的表演中,演员们步伐昂扬有节奏,弹起扎年琴也充满朝气与节日氛围,整个节目给人很强的感染力。
科技赋能艺术,创新演绎传统文化
此次拉萨分会场的演出,不仅展现了西藏丰富的文化遗产,更融合了现代科技手段,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现场配备了目前国内唯一一套最先进的跟踪技术三维索道万象鹰眼设备,可以每秒8米的速度,实现从超大景别到极小细节的快速转换。同时,裸眼3D屏、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让静态的文化资源“动”起来,生动展现了藏族传统历史文化底蕴。
观众反响热烈,文化传承焕发新生
这场8分钟的演出,展示了西藏38种非遗,将西藏的文化和风土人情极致浓缩后华丽地传递给观众。无论是阿里札达土林、普兰宣舞,还是山南羊卓雍错、扎囊黑白氆氇,这些西藏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都通过晚会的舞台展现给了全世界。
2025年央视春晚拉萨分会场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西藏文化的展示,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