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梯田:从深山走向世界的奇迹
龙脊梯田:从深山走向世界的奇迹
在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崇山峻岭间,有一片被誉为“世界梯田之冠”的神奇土地——龙脊梯田。这里,层层叠叠的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至山顶,将一座座青山装点得如同一座座直上云霄的天梯。这片梯田不仅是壮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一部承载着2300多年历史的人类农耕文明史诗。
2300年的历史积淀
龙脊梯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它的形成,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从原始的畬田到精耕细作的梯田,这一转变见证了中国农业文明的进步。
梯田的修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古人根据山势高低,从山顶到山麓开垦出层层梯级,每阶边缘筑起高于田面的阶埂,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这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仅解决了山区耕种的难题,更创造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模式。
四季更迭的自然之美
龙脊梯田的美,因四季而异,各具特色。
春季,梯田灌水插秧,波光粼粼,云雾缭绕间宛如仙境。尤其是5月底到6月期间,雨后梯田常出现云海、日出等壮丽景象,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夏季,梯田一片翠绿,生机勃勃,是避暑和欣赏田园风光的好时节。尤其是中秋前后,稻谷开始泛黄,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秋季,金黄色的稻谷铺满山野,层层叠叠的梯田如金色海洋,美不胜收。特别是国庆节后的半个月,是拍摄丰收美景的最佳时机。
冬季,虽然游客较少,但雪景为梯田增添别样魅力。银装素裹的梯田展现出静谧而神秘的美感,适合喜欢冷门景色的游客。
从深山到世界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龙脊梯田实现了从深山明珠到世界级旅游胜地的华丽转身。2023年,龙胜各族自治县共接待游客1011.13万人次,同比增长67.27%;实现旅游总消费125.88亿元,同比增长66.35%。
这一转变背后,是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通过“企业+梯田+农户”的发展模式,让村民以梯田集体入股的方式开展合作,企业对景区进行整体包装,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双方共享旅游发展红利。这种模式不仅保护了梯田这一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也让当地村民从中受益,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文化传承与创新
龙脊梯田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奇迹,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这里居住着壮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世代耕种梯田,保留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每年清明、谷雨过后,村民们会进行砍田基、扶田基、耦耕、耘田等12道农活,在梯田的种、管、收等各个环节中衍生出一系列的节庆活动来庆祝开耕、丰收等,如开耕节、梳秧节、晒衣节,等等。如今,这些活动通过保护和传承,一起构成了旅游开发用之不竭的资源。
同时,龙胜各族自治县还积极创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例如,引进桂林长发小寨博物馆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建成中国长发科技馆,将红瑶长发文化融入产品开发全过程,推出“长发小寨”洗护系列产品,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龙脊梯田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典范。它不仅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更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无限可能。这片从深山走向世界的梯田,将继续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