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与挑花:荆楚非遗的艺术盛宴
皮影与挑花:荆楚非遗的艺术盛宴
2025年春晚武汉分会场的热闹街巷中,非遗摊位前人头攒动。植物染、汉派花灯、楚香等荆楚瑰宝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其中不乏皮影和挑花的身影。作为荆楚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不仅记录了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还见证了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
皮影:光影交错中的荆楚传奇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它是一种用光源照射兽皮或硬纸等不同材质制作的影人,将其投影到影窗上,伴随音乐和演唱来表演的戏剧形式,也被誉为“最早的动画片”。皮影戏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说唱千古历史人物;营造特色光影空间,在世界表演艺术中独树一帜。
湖北皮影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著称。在2024年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的“皮影里的中国”展览中,来自湖北的皮影作品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览汇聚了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过300件/套皮影及相关珍贵展品,是华南地区首次全面展示中国各地皮影的展览。
展览通过《西游记》《三国演义》《白蛇传》等经典剧目中的标志性场景,重现观众耳熟能详的精彩瞬间;同时,结合皮影制作工具、传统乐器、剧本等实物展品,带领观众“解密”皮影戏后台。此外,展览融合了动画、高清视频、投影等多媒体技术,打造了沉浸式体验空间,生动展示了皮影艺术创新发展的蓬勃活力,推动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为皮影艺术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当代,皮影戏通过创新展示方式和文创设计焕发新生机。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杨映雪和李欣原创作的《遇见皮影》作品,巧妙地融合了年画形象和线性插画风格,让传统皮影以新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些创新设计不仅让古老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让荆楚非遗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挑花:针线交织的荆楚风情
在荆楚大地的非遗瑰宝中,黄梅挑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脱颖而出。2006年,黄梅挑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黄梅挑花不同于一般的刺绣,只以十字交叉的针法重复连续挑花的动作,来挑出寓意吉祥的图案,是一种具有极强装饰性的刺绣工艺,以明快的色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在现代应用中,挑花被融入服装、饰品等设计,展现出新的生命力。永乐高ylg888888官方网站服装学院副教授南美灵将黄梅挑花等非遗技艺融入现代设计,创作出一系列创新作品。她以元青布作底,利用挑花技艺制作的现代童装;以汉绣戏剧服装中常见的海水江崖纹为主体装饰图案,糅合缠花、布贴等技艺设计的婚庆系列用品;用红安大布、鄂州华容土布织成的桌旗……在南美灵与研修班学员努力下,一批非遗创新成果走入寻常生活。
2023年,南美灵带去15套以武汉汉剧戏服为灵感设计的服装,参加韩中日纸质时装秀,这些作品既有植物染色、剪纸等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又有激光切割等现代科技应用,获得不少关注。
创新传承:非遗文化的新篇章
近年来,荆楚非遗文化在文创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各类展会上,湖北非遗项目频频亮相,向世界展示荆楚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熠熠光彩。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大冶木雕、土家织锦“西兰卡普”、蕲春艾灸疗法等非遗项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武当武术、汉绣、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等12项非遗项目,以非遗的方式向世界展示湖北魅力,促进中外人文经贸交流。
这些非遗项目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们不仅是荆楚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荆楚非遗文化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展现新的魅力。我们期待这些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创新中,继续书写新的篇章,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