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压力下,教师工资能否保障?
地方财政压力下,教师工资能否保障?
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而支出却达到284612亿元,增长3.6%。在这样的财政收支压力下,教育支出虽增长2%,但仍有不少地方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
拖欠教师工资现象频发
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收到多起群众反映,经实地核查,发现多个省份存在拖欠教师工资问题: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三实验幼儿园拖欠178名公办幼儿园派遣制教师4个月工资共计135.66万元;漳州市龙海区第一中学南太武学校拖欠1900余名教师班主任津贴842.40万元。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拖欠646名人事代理教师5个月工资共计1665万元。
山东省10个市(县、区)拖欠各类人员工资共计7844.8万元,其中教师工资占较大比例。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拖欠783名公安辅警(含教师)2024年8—9月份工资共计828.86万元。
国家政策保障教师待遇
面对这一情况,国家层面积极应对。2024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37000名。从2024年1月1日起,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中部地区由年人均3.52万元提高到3.88万元,西部地区由3.82万元提高到4.18万元。
同时,国家要求各地确保特岗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同等条件下在薪酬待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同等待遇。
地区差异显著
教师工资的发放情况因地区而异。经济发达地区教师工资普遍较高,且增长较快。以湖北为例,有教师反映工资普调后每月增资106元至436元不等。但也有部分地区因财政紧张,未能及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
值得注意的是,私立学校教师待遇存在诸多问题。有教师反映,某些私立学校存在扣押教师资格证、迟到扣款、不交公积金等违规行为,甚至在找到替代者后随意辞退教师,不讲信用且不愿赔偿。
教师工资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地方财政应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学校则需规范管理,确保教师待遇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