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冬日探秘:古典园林的冰雪奇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拙政园冬日探秘:古典园林的冰雪奇缘
引用
腾讯
等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5A058VT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12A05DDW00
3.
https://www.sohu.com/a/836100629_122027435
4.
https://zhidao.baidu.com/index/
5.
https://city.cri.cn/20250110/c23a53e7-f153-b050-f672-5cdcf361258e.html
6.
https://hk.trip.com/blog/humble-administrator-s-garden-hk/
7.
https://mooool.com/weimar-group-fusion-and-symbiosis-cognition-and-evolution.html
8.
http://suzhou.bendibao.com/tour/2015426/ly53283.shtm
9.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suzhou-11-122851170/
近日,有着500年历史的拙政园宜两亭重新对外开放,这座古代"阳光房"以其独特的明瓦窗设计,为冬日游园增添了一处绝佳打卡点。
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其冬季景观别具韵味。园内亭台楼阁、湖水假山在白雪覆盖下更显古朴典雅,宛如一幅古典画卷。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冬日特有的景色,还能体验到一种宁静而诗意的生活氛围。
01
冬日景观特色
宜两亭位于拙政园"与谁同坐轩"东南隅假山上,六角攒尖顶,窗棂为冰梅纹,俗称"梅花亭"。它踞于中园和西园分界的云墙边,是造园技巧中"相邻借景"的典型范例。从中花园观景,随着层层景致的铺展,宜两亭跃然于廊脊之上,让中花园景色得以延伸,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景观空间。
除了宜两亭,拙政园的冬季景观还包括:
- 雪景:白雪覆盖下的亭台楼阁、湖石假山,构成一幅幅水墨画般的景致
- 腊梅:冬季的主要花卉,香气扑鼻,为寒冷的季节增添一抹生机
- 枯枝:冬季的树木呈现出独特的线条美感,与园中的建筑相映成趣
02
最佳游览路线与拍照打卡点
推荐游览路线:东园→中园→西园
东园:以湖水为主,是观景的最佳位置。香洲厅位于此区域,厅堂宽敞,周围是参天古木,特别适合拍摄影片质感的照片。
中园:全园的核心,亭台楼阁环水而立,展现出典型的江南园林风貌。小飞虹桥如其名,像一道虹影飞架在水面上,这里适合捕捉园林的倒影,站在桥上拍摄园中的风景,既浪漫又充满诗意。
西园:以山石为主,给人一种苍劲有力的感觉。雪香云蔚亭是观景的绝佳位置,四周环绕着花草,亭子周围的绿意盎然,尤其在春天百花齐放时,站在亭中,背景即是如画美景,非常适合拍摄影片质感的照片。
03
实用信息
- 门票: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70元/人
- 开放时间:7:30-17:30,夜游18:30-22:00
- 交通:地铁4号线北寺塔站4号出口,或乘公交至苏州博物馆站
- 周边配套:附近有苏州博物馆、狮子林等景点,平江路小吃街可品尝当地美食
此外,拙政园还提供详细的游览指南和拍照打卡点推荐,让你的旅行更加轻松愉快。无论你是摄影爱好者还是文化探索者,这里都是你不可错过的经典景观。
热门推荐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方法详解
抑郁症怎么跟父母说
CBS联动刹车:提升骑行安全的关键技术
甲午战争时,清军和日军的野战火炮,到底谁更占优势
惯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什么是价格公正
普渡大学公共卫生专业申请指南
现代数学七大难题之一——黎曼猜想
桑园子黄河大桥:一座融合科技创新与地域文化的智慧桥梁
围棋:黑白之间的古老智慧
小叶紫檀——一种珍贵的树种(了解小叶紫檀的生长习性和用途)
使用 CAD 设计电路: 完整的技能指南
盘点30款来四川南充必吃的特色美食,看你有吃过哪些?
崩坏星穹铁道遐蝶技能强度解析:3.2版本输出角色详解
2025年211高校最新排名:南航、西电、央财位列前三
掌握雅思口语高频话题,轻松自信应对考场挑战!
毕节至贵阳旅游攻略:必尝美食与小众小吃全攻略
如何激励高三学弟学妹
广州电动自行车新规引发热议:限速15公里与总量控制争议
16个月以来首次!北京新房价格环比上涨
用多样化饮食来丰富您的生活
在家客服怎么样?有哪些功能和优势?
2025年:开源软件进入“加速变革期”
血脂高会造成什么
顺风车群怎么找?六种实用方法助你轻松拼车
1丈等于多少米?丈与米的换算及历史演变
桂林天门山一日游攻略:玻璃栈道、天门洞、缆车体验全解析
去灵隐寺为何要买飞来峰门票?西湖景区:实现一票制仍需努力
如何在电商系统中处理超卖问题
如何分析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这些策略对基金表现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