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斌:中国市场更适合投资成长股
但斌:中国市场更适合投资成长股
从技术分析到价值投资:但斌的投资理念转变
但斌是中国知名投资人,现任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他的投资理念经历了从技术分析到价值投资的重大转变。在《时间的玫瑰》一书中,他回顾了自己的投资成长历程,分享了这一转变的心路历程。
中国市场更适合投资成长股
问:在中国股市环境更适合哪种类型的投资?
答:我觉得成长性的投资可能更适合。国内的这种炒作风格,是20年形成的,你想改变它的交易文化是非常难的。比如香港的企业如果表现好,确定这个东西是这回事,他的股价才开始表现。而我们的文化是,假设这个东西能起来,股价就嗖嗖嗖涨,然后涨到头了,当这个事真出来了,就开始跌。这个和国外成熟的方式还是有差别。所以说我个人倾向于,中国这块土地,成长型的价值投资方法,比纯粹的烟屁股式的价值投资更适合。
投资实践:从茅台到英伟达
问:您在具体投资中是如何践行成长股投资理念的?
答:我们主要关注那些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企业。比如贵州茅台,当其股价在170-180元时,市盈率仅为12-13倍,我们认为这是非常确定的投资机会。茅台的成功不是因为三公消费,而是受益于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他们愿意为优质产品支付更高价格,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最近,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也进行了大量布局。我们认为人类可能已经进入第四个时代——人工智能时代,这将带来巨大的变革。我们重仓英伟达,因为它是AI领域的基础设施提供商,类似于新时代的煤炭或能源。虽然英伟达的股价已经涨了很多,但我们认为它的潜力远未释放完毕。
投资理念的进化
问:您如何看待技术分析和价值投资的关系?
答:技术分析和价值投资各有优劣。技术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短期市场波动,但真正创造财富的还是企业的长期增长。我早期非常擅长技术分析,甚至在君安证券凭借技术分析获得董事会研究奖。但后来我发现,技术分析在财富创造方面的作用有限,因此坚定转向了价值投资。
对投资者的建议
问:对于普通投资者,您有什么建议?
答:投资没有捷径,需要不断学习和修炼。首先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随波逐流;其次要勤奋,持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还要保持谦虚和客观,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这个时代和机会,勇于抓住属于自己的投资机会。
但斌的投资理念和实践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投资者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既要关注企业的短期表现,更要重视其长期发展潜力。正如但斌所说,投资是一个持续修炼的过程,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中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