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华战舞”惊艳伦敦:普宁英歌队海外演出大获成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华战舞”惊艳伦敦:普宁英歌队海外演出大获成功

引用
光明网
9
来源
1.
https://world.gmw.cn/2025-01/24/content_37817846.htm
2.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5/0124/c1002-40408591.html
3.
https://world.people.com.cn/GB/n1/2024/0212/c1002-40177121.html
4.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63247
5.
http://www.oushinet.com/static/content/qj/qjnews/2024-02-12/1206798706998534144.html
6.
http://www.puning.gov.cn/xwzx/pnxw/content/post_833505.html?kfcbaaiekfkfcjmg?phdjecjekfcjekfk?hlfknglngdjeknoh?nohlfkfcjekngdbi
7.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4-02/20/content_30755969.htm?v=pc
8.
https://ihuawen.com/article/index/id/57165
9.
https://www.zsnews.cn/news/index/view/cateid/37/id/745348.html

2025年2月2日,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上人山人海,一场来自中国的“战舞”正在这里上演。来自广东普宁的英歌队用他们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强烈的节奏感,征服了现场超过70万观众。

这支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英歌队,以其精湛的技艺和震撼的表演,让“中华战舞”再次火爆出圈。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更是亲自致信,称赞这场演出是“最成功、最难忘的活动”。

01

“战舞”出海,惊艳伦敦

当天的演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特拉法加广场、唐人街、莱斯特广场等多个地标性地点都被围得水泄不通。普宁南山英歌队的16名队员身着传统服饰,手持木棍,伴随着激昂的鼓点,跳起了气势磅礴的英歌舞。

英歌舞,又称“鹰歌”“鹦哥”“唱英歌”或“秧歌”,是一种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流行于粤东、福建等地,一般由男子表演,有歌颂英雄的含义。普宁英歌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支,取材源自梁山泊英雄乔装巧扮攻打大名府的故事,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02

传承与创新,让“战舞”焕发新生

普宁南山英歌队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离不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创新。队长陈来发表示,为了这次演出,他们精心挑选了16名经验丰富的队员,这些队员都具有15年以上演出经验,年龄多在25-28岁之间,技艺高、默契好。

同时,他们还根据现代审美对传统英歌舞进行了创新。比如,南山英歌队就独创了一套层次鲜明的小组舞,率先把民间广场式的英歌舞蹈搬上舞台,这种创新让英歌舞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03

文化出海,展现中国魅力

英歌舞的成功出海,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也促进了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友谊。正如中国驻英国使馆公使赵飞所说,“欢乐春节”活动长久以来在英国广泛开展,吸引越来越多英国民众参与春节庆祝,感知中华文化。

这次演出的成功,也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启示。专家指出,实现文化输出的要点之一是要增加文化的可实践性,非遗恰恰具有这一特征。英歌舞作为一种可以舞起来、聚起来,可以实践的文化,展现了一种开放度高、共享性强的艺术表现方式,背后是文化活跃的生命力、超强的吸引力。

04

从田间地头到世界舞台

从田间地头跳到城市广场,再到如今的亮相海外,英歌舞的出海之路展现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的开放胸襟。这次演出的成功,也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活力。

正如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所说,英歌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形式、广泛的群众基础、创新的发展方式。同时,英歌舞铿锵有力,非常容易激发观众特别是青年人的激情和参与感。

这次演出的成功,不仅让英歌舞成为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爆点,也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像英歌舞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