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四百年沧桑:商洛龙山双塔的历史与文化
穿越四百年沧桑:商洛龙山双塔的历史与文化
在陕西省商洛市的东龙山上,两座古老的砖塔已经静静地矗立了400多年。它们就是著名的商洛龙山双塔,一座建于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年)的历史文化瑰宝。
双塔一南一北,相距约300米,均采用密檐阁楼式建筑风格,呈现出典型的八面体结构。南侧的大塔高31.7米,共九级;北侧的小塔高19.7米,共七级。两塔虽然在体量上有所差异,但整体风格和谐统一,宛如一对默契的兄弟,共同守护着这座古城。
关于双塔的建造,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神话故事。相传舜帝巡游时崩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悲痛欲绝,骑青龙前来奔丧。行至商州上空时,两位妃子气息已尽,青龙便化作龙山,成为她们的安葬之所。后人为感念这段故事,便修建了这两座塔。
然而,据《康熙续修商志注》记载,双塔的建造其实与商州的风水有关。商州城形似聚宝盆,但东面的龙山过于矮小,未能与其他山峰形成合围之势。时任商州知州王以孚认为这是风水上的缺陷,需要弥补。因此,他决定在东龙山上建造双塔,以“补修风气”。
更有趣的是,据当地传说,双塔的建造还与商州城墙的修建有关。当时州城正在修筑城墙,所需的砖料由丹凤县龙驹寨提供,通过民工龙阵传递。当城墙修建完成后,由于传递信息的延迟,还剩下大量砖料。王知州灵机一动,决定用这些剩余的砖料修建双塔。由于砖料充足,一座塔显然不够,于是便有了今天我们所见的两座塔。
双塔不仅在建筑上独具匠心,在文化内涵上也极为丰富。两塔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它们矗立于不同坡度的位置,经过精确计算,确保从城区各个角度都能欣赏到其风貌。更令人惊叹的是,太阳恰好从两塔之间升起,仿佛被一双修长有力的手臂托举,这种视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塔见证了商洛城的沧桑巨变。如今,它们已成为商洛市的重要地标和文化象征。2024年,秦岭博物馆在商洛落成,这座以“秦岭”命名的博物馆,不仅展示了秦岭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也将双塔的故事融入其中,使其文化价值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商洛龙山双塔,这两座历经400多年风雨的古塔,不仅是商洛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古城的故事,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前来探寻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